首页 > 文史语录 > 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相比 两者谁的影响更大

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相比 两者谁的影响更大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5.8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江起义方腊起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看一看。

北宋末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各地起义此起彼伏,而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然而,由于《水浒传》的影响,大部分人对于宋江起义更为熟悉,甚至认为宋江起义的影响力要比方腊起义更大,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相比 两者谁的影响更大

宋江起义:宣和元年(1119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

北宋末年,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遂将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归“公有”,对入湖捕鱼、采藕、割蒲的百姓根据船只大小收取重税,并对违禁者以盗贼论处。然而,本就贫苦的百姓哪里承受的起税赋,靠水吃水的百姓生活无着,对朝廷的不满开始集聚到了极点。

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等三十六人占据梁山泊,招募义军,正式宣告起义,并随即率兵攻打河朔、京东东路,“横行河朔、东京,官兵数万,无敢抗者”,后又转战于青、齐至濮州一带,先后攻陷十余郡城池,惩治贪官,杀富济贫,声势日盛。

同年十二月初二,宋徽宗赵佶接到起义的消息,在亳州知州侯蒙的建议下,采取“赦过招降”之策,派人前往诏安,但并未成功,于是派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征讨。宋江则避敌锋芒,率起义军自青州南下沂州,与官军周旋一年有余。

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相比 两者谁的影响更大 第2张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率领义军攻取淮阳后,从沭阳乘船进抵海州(今连云港)。海州知州张叔夜派遣探马探知义军动向,在得知宋江以十余条钜舟直趋海滨后,遂招募精锐士兵一千余人在近城处设伏,另派小股部队踞海诱战。

同年五月,宋江果然率兵登岸来攻,结果遭到张叔夜的伏击,战败的同时,船只也被焚毁,退路断绝之下,宋江等人遂战败被俘,起义就此被镇压。宋江战败接受诏安之后,是否参与平定方腊起义的战斗,目前史学界仍有争论。

事实上,两宋曾爆发过大大小小数百次农民起义,宋江起义其实只是其中规模和影响力较小的一次,其之所以为人所熟知,主要源于南宋的《宣和遗事》和明朝的《水浒传》,而我们所熟知的故事,其实是经过演义和虚构之后的。

方腊起义:宣和二年(1120年)至宣和四年(1122年)

从政和元年(1111年)开始,东南地区便深受“花石纲”之害,老百姓深受剥削压迫,反抗情绪日益高涨,方腊则趁机暗中组织发展势力。

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相比 两者谁的影响更大 第3张

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初九,方腊假托“得天符牒”,率领农民军发动起义,自称圣公,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以头巾区别等级,头扎红巾等各色头巾作为标志,建立农民政权。不到十天时间,义军便发展至数万人。

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方腊义军在青溪县息坑全歼两浙路常驻官军五千人,兵马都监察颜坦被杀,随后,乘胜进取青溪县,俘获县尉翁开。此后,又先后攻克睦州、寿昌、分水、桐庐、遂安、歙州、富阳、新城等地,直逼杭州。

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起义军攻入杭州,杀死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知州赵霆逃走。与此同时,苏州石生,湖州归安县陆行儿,婺州兰溪县朱言、吴邦,永康县陈十四,处州缙云县霍成富、陈箍桶等纷纷领导当地农民参加起义。而台州仙居县吕师囊,越州剡县裘日新,衢州郑魔王等也领导当地摩尼教秘密组织起兵响应。湖、常、秀等州农民,也“结集徒众”,准备攻打州县。

眼看起义规模越来越大,宋廷一面停运花石纲,并罢黜朱勔父子兄弟的官职,意图熄灭百姓怒火;另一面则派童贯任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调集京畿的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十五万,南下镇压起义。

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相比 两者谁的影响更大 第4张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方腊北伐失败之后,宋军包围杭州,义军历经苦战,终因粮尽援绝被迫撤出杭州。至四月,义军形势急转直下,同月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义军七万余人壮烈牺牲,方腊及其妻邵氏、儿子方亳、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力竭被俘,押往汴京后被杀。方腊被俘之后,义军各部仍然坚持抵抗,直到宣和四年(1122年)三月,才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

如上所述,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虽然均持续了三年左右的时间,但就规模和影响力来说,无疑方腊起义更为巨大。宋江起义虽然辐射范围也较大,但始终没能建立起稳固的根基,更像是流寇一般四处游荡,结果最终被地方部队剿灭;而方腊起义最鼎盛时期,则建立了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的政权,对宋廷形成了巨大威胁,以至于朝廷不得不抽调十五万大军前往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