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长平之战赵括被困时 赵王为何不让廉颇前去救援

长平之战赵括被困时 赵王为何不让廉颇前去救援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5.0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赵王和廉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战国中期之后,魏国霸业在经过多次惨重的失败后,快速凋零。在齐、秦、楚纷纷发起对魏国的反攻时,赵国也悄然崛起。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军事实力陡然增强。随后,他一改其父向南方发展的策略,转而向北方游牧民族开战。在很短的时间内,横扫中山、林胡、楼烦等国,将赵国的代地、邯郸、晋中三块核心版图连成一片,实力大增,一度冠绝天下,隐然有王霸之志。

长平之战赵括被困时 赵王为何不让廉颇前去救援

秦国攻取了魏国的河东之地后将魏国旧都安邑打造成秦国军事重镇,兵锋直指韩国、魏国。彼时的韩、魏两国,在秦国的多年的打压之下,不断割地求和,早已沦为二流国家。秦国攻占韩国的野王,意欲夺占韩国上党。上党一失,赵国晋中平原无险可守,三都之一的晋阳门户洞开。因此,赵国君臣决议虎口夺食,御敌于国门之外,主动出击,夺占了韩国上党地区,在空仓岭一线阻击秦军。

秦军从安邑发兵30万攻赵,廉颇兵力不足,被迫退守百里石一线,将上党谷地让给了秦国,赵国只保留了从上党地区进入晋中平原的通道——大粮山、野王山之间谷地。赵国往前线增兵25万,秦军益兵50万,在上党地区对峙。

赵国仓促临战,粮草准备不足,因此赵王催促廉颇尽快决战。廉颇无奈出战,数战不利,于是退回防线固守。赵国此时认为,秦国夺占上党谷地的目标已经达成,于是派遣使者与秦国议和。使者出发前,赵国的虞卿一再劝谏,说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使者,以疑楚、魏之心,使其不敢出兵救赵。秦国知道天下之不救赵国,则议和不能成功——议和不成,赵军必败。争奈赵孝成王没有采纳虞卿建议。赵国使者入秦后,范睢果然厚待赵国使者,并有意让魏国、楚国使者看到。

长平之战赵括被困时 赵王为何不让廉颇前去救援 第2张

秦王令秦军加紧向百里石一线的赵军进攻,务必击败赵军,使天下诸侯从此不敢撄秦军之锋。赵国的国库已经不能在支持长平前线的消耗了,于是赵国遍求诸侯,请求借粮。

对于远征千里的秦军来说,其善于突进急击,只有速战才能成就大功。如此长久对峙,对秦军的士气和战斗力的消耗很大。如果此时赵国有充足的经济支持,最终失败的将会是秦军。

赵国使者到达齐国临淄,请求借粮。然而,齐国对20多年的五国伐齐之战心有余恨。赵国与齐国接壤,此前曾多次进攻齐国,割占齐国的城池,对齐国而言是肘腋之患。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习惯坐收渔人之利。齐国对秦国的威胁认识不足,不愿意借粮给赵国。

楚国和魏国则刚刚被秦国击败,虽有援赵之心,却被秦国威逼利诱,不敢助赵。赵国与秦国议和的举动,使得楚国和魏国担心一旦秦赵议和,秦国将会以攻赵之兵进攻楚国、魏国。

在赵国攻灭中山之后,就与燕国接壤,缺少了缓冲地,使得燕国对赵国的强大忧心忡忡。

至此,赵国以一己之力抗秦,五国不帮。

赵国在决议拿下上党地区时,就已定下计策,以廉颇为将,可以守住上党地区。赵军多骑射,利于骑兵突击,廉颇以守为攻,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这让崇尚进攻的赵国贵族大为不满。随着赵国国库空虚,赵王不得不向赵国贵族征粮,赵国贵族的不满更加强烈。于是赵国阵前换将,马服子赵括带领30万生力军前往前线,以攻为守。

赵括尽改防御部署,强渡丹水,攻击秦军壁垒。在丹水河谷西侧,陷入秦军合围。秦王见赵军被围,立刻尽起国内男子,输往前线,意图在上党山地中,以秦军擅长的步战击败赵军的骑射。

赵军被围后,赵括下令筑垒固守待援,企图等待赵国支援。此时赵国人才济济,良将众多,再从国内拼凑20-30万生力军完全可以做到。然而,此时由于消息不通,流言四起。秦军声称赵括已投降,长平之战结束。廉颇带领的20万增援赵军,到达了前线后也逡巡不进,不敢向前。这种歼灭战,向来是考验团队的默契的。如淮海战役黄百韬兵团被围,前线情势不明,国民党很多解围部队都不敢冒进。黄维兵团执行命令坚决,突进到双堆集也被围了。

廉颇带领的是赵国最后的军队,如果赵括前线已经结束了战斗,廉颇所带领的部队已经无济于事了。因此,赵国可能已经在上党后方构筑起纵深防线,防备秦军乘胜追击。赵国的援军最后只击败了围困百里石一线的秦军新兵,解救出来了一部分赵国士兵。

长平之战赵括被困时 赵王为何不让廉颇前去救援 第3张

赵国在长平山地与秦军对拼消耗,此为大谬。赵军利在骑射,上党都是山地,不利于骑兵纵深作战。赵括被围46天,秦军尽起全国大军。如果此时,赵国派遣一支骑兵,从河套地区奔袭咸阳,攻敌必救,也可解秦军之围。这一条进攻路线,早在赵武灵王时就已经做过实地考察,具备现实可操作性。赵国君臣始终盯着长平一线,最终使得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