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中国农民教父禹作敏:为什么要求去掉“土”字?

中国农民教父禹作敏:为什么要求去掉“土”字?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8.8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国农民教父禹作敏为什么要求去掉“土”字?禹作敏在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先后兴办起电器、自行车、手表三大工业,并建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塘沽农场开始步入天津市十四个国营农场之列。塘沽农场更名为塘沽新村,意味着农民不再是种田吃饭的农村居民,而是摇身一变成为城镇居民,这是塘沽农场农转非的试点改革。禹作敏对此番改革相当自豪,他跟上级领导汇报时说:“如果农村都改成城镇户口,农村土地都改成城镇土地,全国十三亿人口,城镇户口占六亿,农村户口占七亿,怎么样?土地改革啦。”城镇户口吸引着无数农民投奔而来,短短几年时间,塘沽农场从最初的两千多人猛增到五万人。投奔而来的农民在为城镇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也为农场发展带来了隐患。禹作敏经营的塘沽农场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地瓜(地老虎)很多,谷子不敢要,棉花结桃结得很多,一摘下来就掉了,没有产量。大面积的土地撂荒使禹作敏开始思考,他要求去掉“土”字,把塘沽农场改为天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那时的禹作敏有农科所、种子公司、植保站,还有气象局等等,“咱们真叫农业现代化,用现在的话说叫新农村”。在禹作敏眼里,农村要发展,就要打破自然村落,把耕地征用,集中盖楼房。1992年,国家开始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对开发区、房地产进行控制,银根紧缩,农场基建处于停滞状态。禹作敏认为这不是坏事,“停就停吧,停两年不要紧,农场那么大一块地,那么好的房子,赔点钱也值”。他一面搞集资建房,分配给职工;一面将280亩果木园、鱼池以及部分土地出租。禹作敏将租金用于农场其他产业的投资经营,这一举措得到了多数职工的认可。就在禹作敏大规模改造农村的时候,天津其他农场也开始改革,他们没有像禹作敏一样大拆大改,而是尽可能地保留农村特色。天津市下属的所有农场都经营着大片的果园或林地,每个农场都有一些特殊作物。相比之下,禹作敏盖起了一样的房子、种一样的树、栽一样的草,千篇一律,失去了农场的特色。禹作敏靠包产到户发展起来的农业也面临困境。种子公司引进新品种试验成功后,推广给各个农场种植,各个农场提供场地和人工费,赚来的钱大家分。禹作敏以此为资本,发展起育种、种植、加工一条龙的农业体系。但这条龙中,唯独缺少流通环节。种子公司虽然把种子卖给各个农场,但每个农场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禹作敏无法控制。最终,禹作敏只能从种子公司分得微薄的利润。1996年10月8日,《焦点访谈》以《是谁在破坏粮食》为题报道了河北省丰润县种子贩子非法回收粮食的情况。报道中提到了禹作敏的种子公司。在那个时期,“种子公司+农户”是农村普遍的耕作方式:种子公司培养优良种子,提供给各个农村的农户种植;而农户育种后,将种子再卖给种子公司。《焦点访谈》报道后,其他省份的种子公司纷纷倒闭,只有天津的种子公司安然无恙。这得益于禹作敏的改革。他早就把种子公司的育种基地搬到城市里去了。“死的都是那些在农村搞育种的”,禹作敏说,“有的是个人承包的,在乡下、县上搞育种;还有的是国家办的良种场。都是因为《焦点访谈》死的。”

中国农民教父禹作敏:为什么要求去掉“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