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秘传 > 宫廷野史 > 一入宫门误终生!女诗人在深宫高墙中凋零枯萎

一入宫门误终生!女诗人在深宫高墙中凋零枯萎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5.4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皇帝的后宫中,不缺的就是美女。一批批妙龄女子进宫,有的像赵飞燕、杨玉环一般冲冠后宫,有的像武则天、慈禧一样,拥有至高权位,有的像长孙皇后一样,贤惠开明流芳百世,但高墙深院里,还有数不尽的女子耗尽自己的青春年华,孤寂无望地过完一生。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女子,她拥有满腹才华,却只能在后宫中慢慢枯萎。

左思,字太冲,西晋著名文学家,也是“洛阳纸贵”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的一篇《三都赋》颇被称颂。左思并不是天才型的人物,相反,他的成才成名过程充满了艰辛。

一入宫门误终生!女诗人在深宫高墙中凋零枯萎

网络配图

左思小时候曾学习书法鼓琴,但都没有学成,而且他身材矮小,貌不惊人,说话还有些结巴,受到不少鄙视。好在左思不放弃,发愤勤学。他读完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华丽的文辞,但也看出了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从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为了完成这篇著作,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之后闭门谢客,开始苦写,时常昼夜冥思苦想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经过十年,凝结心血的《三都赋》终于写成。

起初,这篇赋并没有获得青睐,左思请文学家张华过目,张华阅后,不忍释手,又请教当时名士皇甫谧,谧看后欣然为之作序,自此名声大噪。《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左芬,就是左思的妹妹。她是西晋女文学家、女诗人,自幼好学,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名声仅次于其兄长左思。虽然有才,但和哥哥一样,左芬也有个软肋,那就是相貌丑陋。

左思名声大噪之后,当时的晋武帝司马炎听说左思的妹妹左芬也很有才名,就下令将她选入宫中,272年,晋武帝封左芬为修仪,后进封为贵嫔,世称左嫔妃。虽然左芬常常因为德才超群而被晋武帝赞赏,但皇帝将女左芬纳入后宫,并不是因为喜欢她,而是想要附庸风雅,博得惜才的虚名,入宫也成为左芬人生悲剧的开始。

司马炎后宫妃嫔众多,有粉黛近万,因此,每天晚上到底要临幸哪个妃子,也成为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后来,他想出一个办法,坐着羊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于是有个宫人便把竹枝插在门上,把盐水洒在地上,羊因为喜欢盐水的味道,停下吃食,于是羊车就停在她的宫门口。《晋书》中称左芬“姿陋体羸,常居薄室”,长得不漂亮加上身体又病弱,在这样的环境里,她基本就处在被遗忘的角落,根本没有得到宠爱,甚至生活条件也不怎么样,居住在“薄室”里。

一入宫门误终生!女诗人在深宫高墙中凋零枯萎 第2张

网络配图

深宫中,左芬唯一的用处就是为皇帝作诗作赋,简直就是皇帝选中的一个文学摆设。宫中有什么事情,左芬总要受命写些华丽或者抒情的诗赋。有次,她“受诏作愁思之文”,写出了有名的《离思赋》。钱钟书曾这样评价《离思赋》:“宫怨诗赋多写待临望幸之怀,如司马相如《长门赋》、唐玄宗江妃《楼东赋》等,其尤著者。左棻不以侍至尊为荣,而以隔‘至亲’为恨,可谓有志。”

左芬存有的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满腹才华却只能做些命好题的应景之作,这对于一个真正有才的人实在是痛苦。

公元290年,晋武帝去世,他的次子司马衷即位,司马衷痴呆,最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来,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为所欲为,秽乱宫禁,后来又害死太子司马遹,宫中一片混乱。300年,左芬在无人问津中,默默死去,可谓凄凉,后人从左芬的作品里依旧能读出漫长岁月里的叹息和无奈。假如她没有踏入宫门,人生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

宫廷野史
演义趣闻
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