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成语典故 > 成语“过门不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过门不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2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解释成语“过门不入”?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 过门不入

【拼音】: guò mén bù rù

【解释】: 过:路过;入:进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成语“过门不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故事】:

远古的时候,洪水泛滥。尧帝命鲧治水。鲧用土石来堵掩凶猛的洪水,结果失败了,被尧处死了。

舜即位后,又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吸取父亲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把沟渠的水导人江河,又把江河的水导人大海。13年如一日,天天带领百姓奋战在治水工地,有三次路过家门口都顾不上进去看一眼。他这种三过其门而不入的牺牲精神得到后人的称颂。

这个成语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