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成语典故 > 如何解释成语“上下其手”?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上下其手”?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8.7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解释成语“上下其手”?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 上下其手

【拼音】: shàng xià qí shǒu

【解释】: 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如何解释成语“上下其手”?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故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有能力抵抗。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后来,他们便请伯州犁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如何解释成语“上下其手”?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第2张

伯州犁的解决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郑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很是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说是上下其手了。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