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黄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黄耆原文是什么内容?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8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黄耆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黄耆原文是什么内容?

【释名】

也称黄芪、戴糁、戴椹、芰草、百本、王孙。

【集解】

[时珍说]黄耆的叶像槐叶但稍微要尖小些,又像蒺藜叶但略微要宽大些,为青白色。开黄紫色的花,如槐花般大小。结小尖角,长约一寸。根长二三尺,以紧实如箭杆的为好。嫩苗也可以食用。收取它的子,在十月下种,如种菜法也可以。

根〔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

痈疽、烂疮,排脓止痛,麻风病,内外及混合痔、瘘管,补虚,小儿百病。治妇人子宫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男人虚损,五劳瘦弱,止渴,腹痛泻痢,益气,利阴气。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治发背。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腹内积块、淋巴结核、大脖子,非行经期间阴道内大量出血,湿热痢,产前后一切病,月经不调,痰咳,头痛,热毒赤目,治虚劳自汗,补肺气,泻肺火心火,益胃气,去肌热及诸经痛。

【发明】

[宗奭说]防风、黄耆,世间多相须而用。唐许胤宗初做官,任新蔡王外兵参军时,柳太后受了风邪,不能说话,脉沉且饮食不进。胤宗说:“既然不能服药,就只适宜用汤气蒸熏,药入皮肤的纹理,一周便可治愈。”于是就熬了几斛黄耆、防风汤,放在床下,气如烟雾,当晚柳太后便可以说话了。防风能制黄耆,黄耆得防风的辅佐,它的功效就愈大,这是相畏相使的缘故。人的口与地相通,鼻与天相通。口用来养阴,鼻用来养阳。天主清,故鼻不受有形而受无形;地主浊,故口受有形且兼受无形。柳太后生了病不能说话,若服用有形之汤,功效缓慢作用很小,现在用药熬汤,汤气满室,那么口鼻都吸收了药效。如果不是聪明的人知晓这个道理,柳太后便不可能回生。

【附方】

1. 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

2. 酒疸黄疾(酒后寒,身上有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少许。日服三次,酒送下。

3. 老人便秘。用黄芪、陈皮各半两,研细。另用大麻子一合,捣烂,加水揉出浆汁,煎至半干,调入白蜜一匙,再煮一次,把黄芪、陈皮末加入调匀服下。两服可通便。可以常服。

4. 血淋。用黄芪、黄连,等分为末,加面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

5. 少淋。用黄芪、人参,等分为末。另用萝卜四五片,加蜜二两,稍稍炙过后,蘸药末吃下,用盐水送服。

6. 吐血。用黄芪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共研末。每服一钱,姜蜜水送下。

7. 咳脓咳血,咽干。用黄芪四两、甘草一两,共研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

8. 肺痈。用黄芪二两研细,每取二钱煎汤服。一天可服三四次。

9. 趾甲边红肉突出成疽。用黄芪二两、茹一两,醋浸一宿,加入猪油五合,微火煎成二合。去渣,取脂涂疮上。一天三次。

10. 胎动不安。用黄芪、川芎各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升。分次服下。

11. 阴汗湿痒。用黄芪酒炒后研细,切熟猪心蘸着吃,效果显著。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黄耆原文是什么内容? 第2张

炙黄芪根〔主治〕补肺气,泻肺火心火,益胃气,去肌热及诸经痛。

茎叶〔主治〕疗渴及筋挛,痈肿疽疮。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