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诗词名句 > 《折桂令·九日》张可久游历在外的思乡之作,抒迟暮思归之情

《折桂令·九日》张可久游历在外的思乡之作,抒迟暮思归之情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5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张可久,元代散曲家、剧作家,他毕生致力于词曲的创作,是元代作品最多的大家,也是元曲的集大成者之一,在世时就极负盛名。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可久所作的《折桂令·九日》吧。

张可久别名张小山、张伯远,是元代著名剧作家、散曲家,与张养浩并称“二张”,与乔吉合称“双壁”。张可久是元曲的集大成者之一,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被誉为“词林之宗匠”、“曲家翘楚”等。

在元朝那个多文化融合发展的时代,张可久用他的才华和智慧谱写了很多著名的作品,是那个朝代元曲现存与世的最多的散曲家。因此,他所作出的文学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他促进了整个朝代文人化的过程。在这个时代,元曲是非常风靡的,除了在民间的人,就连当朝的统治者都喜爱这种通俗的文化,然而这个时候,张可久的出现把这些俚语文人化,让他成了另外一种文化。

《折桂令·九日》张可久游历在外的思乡之作,抒迟暮思归之情

张可久作品的数量非常多,他所有作品加起来可以达到八百多首,占到了全元代的五分之一。可以说,张可久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琢磨诗文辞藻上面了,才能产出如此之多的作品。这样一个高产的作家,除了他对诗文的热爱之外,还和他的经历有关。

张可久做过路吏、首领官、桐庐典史及昆山幕僚,常常被调任,一生都无踌躇满志的时光。也是因为这样,他游历了很多的地方,也有很多的感慨。从江苏到湖南,一路南下,路遇的景色无数,同时他的思想也渐渐的开阔,渐渐投入到了山水之中,好像山水才是他的归宿一般。《折桂令·九日》正是张可久游历在外的思乡之作: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折桂令·九日》张可久游历在外的思乡之作,抒迟暮思归之情 第2张

张可久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这首散曲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写出已逾古稀之年的张可久,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化用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诗人由写眼前景转为对昔日生活的回忆,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凸见诗人此时的孤寂心境。

《折桂令·九日》张可久游历在外的思乡之作,抒迟暮思归之情 第3张

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化用了苏轼的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诗人突然醒悟到:人生易老,好景不长,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末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这里又化用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的诗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反映出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

这首散曲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整首散曲以一个“思”字贯穿全篇。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此刻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