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诗词名句 > 《诗》唐代张晕所作,表现出内心的忧伤

《诗》唐代张晕所作,表现出内心的忧伤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8.0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张晕,又名张翚,唐朝诗人,开元时期进士,与唐朝诗人萧颖士同年,有交谊。下面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晕所作的《诗》吧。

人生多失意之时之事,各人自有排解方法方式,有人爱好引吭高歌,有人喜欢挥毫泼墨,也有人酷爱吟诗作赋,可谓“虾有虾路,鱼有鱼途”,又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管怎样一种爱好,只要对自己的身心发展能够起到良好效用,都是值得提倡的,也是需要给予发扬光大的。毕竟,人生不如意事常八玖,只能强迫自己去寻找那剩余的一二高兴事。

《诗》

【唐】张晕

茫茫烟水上,

日暮阴云飞。

孤坐正愁绪,

湖南谁捣衣?

张晕与唐朝诗人萧颖士有交情,萧颖士有诗《张晕下第归江东诗》云:“俱飞仍失路,彩服迩清波。地积东南美,朝遗甲乙科。客愁千里别,春色五湖多。明日旧山去,其如相望何。”

《诗》唐代张晕所作,表现出内心的忧伤

首句“茫茫烟水上”,诗人便专注于描绘入目所视自然景色,似乎武术高手的批亢捣虚,显得分外有首几分劲道,暂时养足了某些必须的精气神。烟雾虚浮,缥缈不定,水势浩渺,广大无边,目睹此情此景,顿觉人生苍茫;似乎伸手可得,偏偏虚无一片。

开篇一个“茫茫”的使用,奠定了整首诗作的基调,让人不由内心生发出来诸多莫名情愫。此处,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真实摹写,无边无际看不清楚;更有感慨人生高邈深远,从而无所定居的彷徨之感。人生天地间,本就一过客,能够把握住的,到底又有多少呢?天涯羁旅,劫后余生,最终无依无靠。

《诗》唐代张晕所作,表现出内心的忧伤 第2张

次句“日暮阴云飞”,诗人调动笔墨,转向绘制时间的流动。从前面的烟水茫茫,空旷无际,到得此处的暮色苍苍,云飞云散,感喟着时光的无情无义。日薄西山,昏黄的暮色,仿佛高明的画师在调色板涂抹着幕布;阴云密集在天空之上,流风吹了过来,轻易便把它们给吹得四散开去,难再汇合。

阴云,是现实沉重的回忆;日暮如梦,是终将醒转的幻境。这一幕,似曾相识,是自然里面的真实刻画,却又是如此虚妄,更像一个高明的预言,在昭示着生命的诸般苦难。云聚云散,花开花落,佛说:人生皆苦;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能够躲避的,终究不是我们的人生的际遇。

三句“孤坐正愁绪”,写诗的步骤到达在这里,诗人方才缓缓地收拢住自己的情绪,开始向我们坦露出他的真情实感。不过,这是一个带有某些比较消极的情绪,准确点儿说,是陷入某种人生低潮之时的感情呈现。形单影只的坐在这里,没有人可以陪伴,没有人能够倾诉,孤单的忧愁袭击了落寞人的心灵。人生飘渺,大多如此。

在前面两句之中,诗人大肆纵笔描摹自然景色,用以抒发内心里隐藏着的某种情愫,并且培养着让它慢慢地滋生。只有到了这一句的时候,才水到渠成地引出自我的情感大爆发,不突兀,有铺垫,所以愈加真诚实在。一个“孤”字固然比较俗气,但却依旧十分贴切地展露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寂寥之情怀。

《诗》唐代张晕所作,表现出内心的忧伤 第3张

末句“湖南谁捣衣”,其实是诗人为了更好地点出此刻内心的忧伤,所以在最后一句里引用了古典诗歌常用的意象“捣衣”。“櫩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谢惠连《捣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凄冷的砧杵声因此又被称为“寒砧”,往往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常常要在月明之夜捣衣呢?其实答案很容易猜测,就是为了节省灯油。很现实的问题,很直白的回答。世事本就如此,哪有那么多真相;真相往往就是用来骗人的。

纵观此诗,诗人使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特别讲究情与景相结,景与情相合,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之内,固然在情感传递之上略显生硬,但并不会影响到感情的充分表达。午后小睡起来,偶尔阅读此类小诗,且不用大费脑筋,岂不快哉!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