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上的今天 > 唐朝藩镇问题是因为武将 宋朝重文轻武和这个原因有多大

唐朝藩镇问题是因为武将 宋朝重文轻武和这个原因有多大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宋王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武将政治”是指在整个社会政治形态下,以“武力”掌握绝对的军事权力,发展更多的武将来取得对政治上的绝对操纵。

“重文抑武”是指统治阶级认识到,单靠单纯的武力尤其局限性,开始重视文化、传统对政治统治的作用。

唐朝藩镇问题是因为武将 宋朝重文轻武和这个原因有多大

纵观整个唐朝和宋朝,在政权的交替和藩镇格局的争夺上,可以看到两种政策的影响分别造成了不同的政治格局,“武将政治”造成了唐朝藩镇割据现象的加重,而过分追求“重文抑武”又造成了宋朝的弱势。

一、重文抑武有助于消除割据因素

在唐朝遭遇安史之乱后,“武将政治”开始慢慢萌芽,当时藩镇割据已经在唐朝悄然出现,尤其以在河朔地区的藩镇,更为有甚。

而且其慢慢发展成北方政治、军事的基础力量。到了后金、后汉时期,已经发展成主要的武将政治,在整个社会政治形态下,统治阶级以“武力”掌握绝对的军事权力,来取得对政治上的绝对操纵。

原来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以民为本、为政以德等思想已经被抛之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武力、镇压等思潮。以军事上的强大来占主导。

转折点出现在后周的建立者郭威身上,当时郭威依靠强大得我军事力气取得政权后,认识到如果一度纵容军事、武力的过分渲染,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他为了稳定当时后周的政权,转而采取了重文抑武的做法。

把原来不实行的科举制、察举制重新搬上历史的舞台,以期能削弱武将的势力。其继承者也延续了郭威的做法,对于武官进行一系列的打压,对文人开始重用。

二、轻徭薄赋的治国政策有助于社会稳定

后周之所以在割据历史时期,能保持稳定的发展,与其统治者推行的轻徭薄赋也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统治者为了休养生息,提出了重视民生、以民为本等在现代人看来都比较有先进意识的理念,这种理念也导致后周整个政治生态比较稳定。

这一方面促使当时的藩镇割据现象大大减弱、削弱了藩镇割据的现象,同时提升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重视。

因此,不断分裂的藩镇割据趋势在慢慢减弱,这也为后周的统治阶级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奠定了一些基础和条件。

在郭威建立了政权以后,看到由于军阀混战以及严重的苛捐杂税,给老百姓造成了严重的负担,老百姓苦不堪言,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郭威在自己上台后,就实行了轻徭役、薄赋税的政策,用于缓解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同时对于一直以来的贪污腐败风气,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调整,社会风气趋于良好。

唐朝藩镇问题是因为武将 宋朝重文轻武和这个原因有多大 第2张

三、后周政策,稳定住了整个局势

纵观北方历史,五代割据,军阀混战,对当时整个社会生产力、老百姓生活水平而言,起到了消极、阻碍的后果。

民众不堪其苦、沉重的赋税导致老百姓苦不堪言、孤苦伶仃、家破人亡。唐朝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是平定后的唐朝再也回不到当时的盛世了。

在五代政权的交替更换中,统治者对于当时所处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判断,也在这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思想中酝酿。后周作为最后一个割据的政权,在其存在期间,全国统一的局势和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和显现了。

唐朝藩镇问题是因为武将 宋朝重文轻武和这个原因有多大 第3张

(一)节俭之风的兴起

一是在郭威上台后,例行节俭之风,并亲自带头、亲身示范。下令禁止各地上贡各种珍奇易宝、山珍海味。同时将工种原有的金银财宝全部砸碎,以示自己消除奢靡之风的决心。

同时在农业上,他实行轻徭役、薄赋税,鼓励农业生产和劳作,恢复经济。使得经济在当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此外,他还针对当时的“武将政治”,提出了重视文化、重视文人的观点,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扭转这种风气,如:重视科举、祭拜孔子。

(二)整顿吏风

后周之前的几个朝代,连年混战、军阀割据、最受到伤害的是老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为了整顿吏风,对贪污腐败分子严惩不贷。

只要被抓到,立马就地处罚。毫不手软。通过实行这一系列的举措,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但是这些统治者对民间疾苦不管不顾,置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这就对于一些地方军阀,看到有可乘之机。

郭威看到了这些人间疾苦,在上台后,积极改革,赢取民生,获得了百姓的认可。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条件。

唐朝藩镇问题是因为武将 宋朝重文轻武和这个原因有多大 第4张

总之,郭威的民本思想,当时有人提出用卖地的方式充盈国库,被郭威断然拒绝,他提出利在于民,我作为统治者,要钱何用。

他认为民众的利益就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民众手里有了钱、生活富裕了,国家自然而然就富裕,所谓的民富国强。郭威的思想可以说是在现在看来都非常有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新唐书》

历史记事
历史真相
未解之谜
世界史
历史上的今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