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秋人物 > 帝王将相 > 中华文化的象征孔子:竟是因政治失意而名扬四海

中华文化的象征孔子:竟是因政治失意而名扬四海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7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00多年来,孔子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一直闪烁着不朽的光芒!集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文化巨匠为一体的孔子,早已超越了历史的时空,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与骄傲!但是,孔子并非天生为文化教育而生,做官才是他人生的初衷与志向,“学而优则仕”也是孔子本人的人生坐标,只不过,孔子有政治家的智慧与方略,从政报国的运气与机遇却着实差了点,历史没有给孔子从政报国的机遇。也可以说是仕途的失意,逼迫孔子不得不转行专心从事文化教育事业,而后名扬四海,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因政治失意而名扬四海。

一:早期的孔子办教育不过是曲线救国、想进入政界而已。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具体是4920px),臂力过人,且骑马射箭,样样精通。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当然孔子还喜欢喝酒、只是不耍酒疯而已!

早期的孔子一心想走仕途,想通过做官实现自己光宗耀祖的目的。当然,这对于知识分子来讲,是很普遍的想法。所以早年的孔子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可惜当时没有科举制,否则以孔子的学问,金榜题名估计不是什么难事。但此时的孔子人微言轻,其想法并没有引起当时权势阶层的注意,尽管孔子20多岁时也先后做过管理仓库和畜牧业的小官,史称“委吏”“乘田”。其实只是个普通的公务员而已!用孔子的话说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仅此而已!可见,此时的孔子做的不是官,是寂寞!在这段时光里,孔子虽然与牛羊田地为伴,但他始终在寻找着仕途大发展的机会。

中华文化的象征孔子:竟是因政治失意而名扬四海

当时的鲁国百家争鸣氛围非常浓厚,各种思想潮流激荡澎湃!孔子以自己的聪颖和勤奋很快就成为闻名乡里的知识分子,于是,孔子终于发现了新事业------教育。不能通过做官影响别人,就用教育(或者说是思想)来影响别人,进而达到曲线进入政坛的目的。人到中年、三十而立的孔子开始广收门徒,传道授业解惑!且门庭若市,学生众多,《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弟子弥众、至远方来!莫不受业焉!可见,孔子收学生办教育当时还是很受欢迎的。不仅如此,教育让孔子小有名气,开始引起了权势人物的关注,在孔子40岁的时候,仕途之门悄悄的向孔子打开了。在孔子40-54岁间,曾先后担任中都宰(相对于现在的市长)、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和大司寇(相当于的政法委书记兼公安部长),并代理鲁相职务,孔子逐渐的走向了其政治生涯的巅峰。

二:孔子的确具备一定的从政智商。

在孔子逐步走向其政治生涯巅峰的进程中,屡次显示出政治家的智慧与方略。公元前517年,也就是孔子35岁那年,鲁国发生兵变,《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那么在这场严峻的政治斗争中,孔子在干什么呢?他是站在哪一立场上呢?具体从事了什么活动呢?史书没有记载,我们也无从知晓,只知道当时孔子在齐国。或许,这正是孔子的高明之处吧!明哲保身也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也罢!以孔子早期的经历看,他应该站在鲁昭公一边,毕竟,儿子出生时昭公曾送鱼庆贺,这点感恩之心圣人孔子应该有之。但这场政治斗争的结局却是昭公惨败,不得不往齐国避难!也许孔子早就看出了斗争双方的胜负,所以以“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从这点看:不亏是老子的学生,此举无异是保全了自己,为后来的崛起积蓄了力量。

公元前500年夏,鲁定公于齐国国君相会于夹谷,孔子奉命以礼仪专家身份随行。会见之后,齐国演出民间舞蹈助兴,深受君臣国礼思想熏陶的孔子当然不能忍受,当众斥之。齐国只好改演宫廷舞,但却表演既不严肃,孔子认为这样的舞蹈犯下“贫民轻视国君之罪”,并让武士把那些男女文艺工作者统统绑起来,砍掉手足,以维护鲁国国威。孔子果断、甚至不失残暴的手段让齐国大为震惊,不仅放弃了挟持鲁定公的打算,还主动将大片国土还给鲁国。这次事件使孔子的政治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公元前499年,孔子官至大司寇,代行鲁相之职,鲁国大治。也许,在他看来,政治上的得意或许比为人师表更具有诱惑力。孔子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作为一代名相名垂青史的机会。

中华文化的象征孔子:竟是因政治失意而名扬四海 第2张

三:历史并没有给孔子仕途的好运。

如果从仕途的角度来说,孔子的确生不逢时,年轻时才华横溢的孔子没有科举制度的眷顾,渊博的学识却无施展空间。孔子40岁之后才开始在仕途上真正起步,50岁以后才真正的有了治理国家的权位,但就是这样,历史依旧没有给孔子仕途的好运。公元前498年,也就是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本来叔孙氏和季孙氏为削弱家臣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这一行动却遭到孟孙氏家臣的强烈抵制!后来堕三都的行动未能最终成功,但对强公室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为了挤走孔子,公元前497年春,齐国送了上120匹良马和80名女乐给鲁国诸侯。鲁国国君沉溺于此,多日不理朝政,不按时举行祭祀仪式,孔子只有唱着“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遏,可以死败”的歌来抒发心中的寥落。

      不仅如此,“三恒”与孔子的矛盾也空前激化,一位很有名望的读书人面见孔子不到半个月即被处死。更令孔子难堪的是:鲁国举行郊祭的时候,祭肉故意不分给孔子,此时的孔子已经明白,鲁国已经不打算再启用自己,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万般无奈之下,孔子还是辞官了,踏上了周游列国之路,此时,屈指算来,孔子代理相位也仅仅是三个月之久!孔子结束了其算不上辉煌但却非常短暂的政治生涯!从此,一个为官从政的仕途孔子渐渐的消失在历史的深处,而一个影响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孔子从这时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四: 重回教育生涯的孔子,在大浪淘沙的历史中光彩夺目。

人生已多风雨,往事不要再提。孔子聪明,在政治上,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绝顶了。重回教师生涯的孔子经过政治风雨的洗礼似乎懂得了更多。孔子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在屡经挫折后并没有把个人得失权衡太重,而是希望天下大同、世界和谐!而单纯的收徒教书已经很难让更多的人、尤其是权贵阶层了解自己的思想。由此,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踏上了周游列国之路,向各国公卿、大夫宣讲西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前后历经14年,在周游列国这一漫长而艰辛的精神长征中:所遭受的冷眼、艰辛、驱逐、甚至几乎被杀等艰难困苦不计其数。正如司马迁所说“斥于齐,逐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不为所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难与大道之行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直到公元前484年,晚年的孔子才回到鲁国,继续教授学生、整理文献,直至终了一生。公元前479年,孔子驾鹤西去!

中华文化的象征孔子:竟是因政治失意而名扬四海 第3张

如果从仕途上看,晚年的孔子当然是落魄的,但在文化教育思想领域,晚年的孔子却是辉煌的。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重点从“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并总结出“启发、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主张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直至今天,仍然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思想家,孔子提倡“仁”。在论语中强调“刚、毅、木、讷,近仁”,大意是:刚强坚韧朴实谨言,就接近于仁了。在物欲横流、大师专家帽子满天飞的今天,又何尝不是一面明镜呢?作为著名出版家的孔子:孔子深知传统文献的重要性,他把古代的一些文献:如《诗》、《书》、《礼》、《乐》加以整理,使之成为儒家学派的传统经典,直至流传至今。其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可谓千古一人。

斯人已然远去,功过自有评说。孔子已经正在并将继续在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放射着不朽的光芒。但这一切的缘由其实与孔子政治上的失意是分不开的。也可以说是仕途的挫折造就了专一于文化教育的孔子。也因此成就了孔子。倘若孔子在鲁相的位置上一帆风顺,他或许可以凭一代名相而闻名天下,那么,或许也就没有了集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文化巨匠为一体的孔子。而泱泱五千年文明大国一号知识分子的桂冠,又当花落谁家呢?

帝王将相
后宫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