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秋人物 > 帝王将相 > 李自成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如何导致的?

李自成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如何导致的?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9.0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李自成是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活跃到明朝末年,他建立了大顺政权,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斗争策略,在明王朝的斗争中,几起几落,最后凭着自己手里面的百万雄兵,进入了北京城,逼得明朝的崇祯皇帝不得不杀了自己的妃子女儿,然后上吊自杀。

进入北京城之后,李自成最开始还能够节制住自己的部下,但是到了后来,北京城的情况就变得失控了。根据史料记载:(李自成)农民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刘宗敏更是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北京城中的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牵魏藻德、方岳贡、丘瑜、陈演、李遇知等,勋戚冉兴让、张国纪、徐允桢、张世泽等八百人追赃助饷。”正是由于李自成没有管理好自己的下属,导致吴三桂的女人陈圆圆被刘宗敏掳走,引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迎接清军入关,并且配合清军打回了北京城。

李自成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如何导致的?

李自成的军队自然敌不过,只好带着残兵败将撤出了北京城,一路西逃,最后在九宫山被自己的部下杀害,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起义运动就此失败。

李自成手里拥有百万之众,那么为何败得如此之快呢?这跟农民领袖的自身局限性很有关系。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城之后,要是刘邦或者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一定会忙着建立完备的统治机构以及确立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不是在北京城里烧杀抢夺,这不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更像是一个流寇的所为。所以,作为流寇的李自成在清军的正规部队面前,一触即溃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李自成虽然败亡了,但是其建立的大顺政权毕竟存在了两年多,为什么在史学界不能够被称为正统朝代呢?

首选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正统朝代?根据史学界的定义,正统朝代指作为某一个朝代的统治政权被当世的民众及后世所认可的程度,其中包括正史的评价。这样的史学分类一般仅限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朝代。

于是,按照定义来划分的话,中国目前普遍承认的正统王朝有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秦朝-西汉-东汉-曹魏-西晋-东晋-北魏-南朝-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因此,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最多只能算是农民起义军所建立的临时政权,并不能够成为正统朝代,主要是基于下面这几个理由:

其一是李自成的没有相对固定的统治疆域。

李自成的军队是很典型的运动作战,就像蝗虫一样,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打到哪儿是哪儿,即便是在占领某个地方的时候,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统治。

其二李自成没有固定的首都。

李自成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如何导致的? 第2张

李自成虽然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但是并没有把西安当作自己的国度,而是将这个政权建立在军队之中,他人在哪儿,政权就在哪儿。这与传统意义上的王朝完全不符合。

其三是大顺政权缺乏国家运行的条件和民众支持的基础。

一个国家运行的先决条件是税收,而大顺政权的经济基础则是抢夺地主豪强和朱姓宗室,据《明季北略》记载,李自成在进入北京之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而这些钱财都成为了维持大顺政权的军费!虽然能够维持在战时的需要,但是没有税收作为稳定的收入来源,那么这个政权就是无源之水,不能够开展与民生相关的管理工作,自然得不到民众的支持。

综上所述,李自成的政权虽然有百万的军队,并且一度攻占了北京城,但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统王朝,后人们也没有专门为这个政权编撰相关的史书。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里面,像这样的历史政权还有很多,比如陈胜吴广建立的张楚政权,太平军建立的太平天国等等,都是基于这样的理由!

帝王将相
后宫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