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秋人物 > 近代名人 > 刘鸿生临死前说了什么?不要太贪婪,剩余的,都给国家

刘鸿生临死前说了什么?不要太贪婪,剩余的,都给国家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4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提起民国时期的风流人物,商业巨子刘鸿生的名号那是异常的响亮。刘鸿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早些年他是靠着经营煤炭生意发的家,慢慢地,他在商业方面的非凡天赋就逐渐的显现出来了,从投资火柴,水泥到进军毛织业,他都干的是顺风顺水,被誉为民国时期的“企业大王”,1956年公司合营时,是当时中国仅次于荣氏家族的最富有企业家。

再说起他的婚姻,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刘鸿生临死前说了什么?不要太贪婪,剩余的,都给国家

19世纪刘鸿生的祖父刘维忠在上海宝善街开设了一家供人看戏饮茶的"丹桂茶园"。生意还算兴隆。鸿生父刘贤喜,经人介绍,在招商局的轮船上做总账房,除了每月优厚的薪水,还经常利用轮船往来的便利条件夹带私货贩卖,从中牟利,因此家庭生活还算富裕。

而,刘鸿生的妻子并不是出身于普通人家,而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苏州燮昌火柴厂厂主的女儿,妥妥的豪门千金啊。叶小姐全名叶素贞,最开始的时候叶家其实是看不上刘鸿生的,而叶小姐铁了心要嫁给刘鸿生,一幅非君不嫁的样子。之后,叶家没了办法,也只能随她去了,在当时,这场恋爱谈的可谓是轰轰烈烈。

好在,最终叶小姐没有看错人,婚后刘鸿生对她更是敬爱有加,两人一生也算是和和美美。叶素贞更是为他生下了八子三女,这在当时可是非常罕见的。虽说刘鸿生与叶素贞之间确实是真正的爱情,但是,那时候一夫一妻制还没有实行起来,之后刘鸿生还是纳了两房小妾,而这两房小妾也又各自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这前前后后,刘鸿生一共有了十三个子女了。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提倡国货,抵制外货,使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到1931年底为止﹐刘鸿生的企业投资(包括公司股票﹑合资股份及船舶码头三项)已达745万余元。刘鸿生非常的有远见,他也深刻的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如今的浙江舟山中学还有座“思刘堂”。

思刘思刘,思的是哪个刘呢?这个“刘”正是刘鸿生,这座教学楼建造于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仍然保留的基本完好。那么,为何要纪念刘鸿生呢?原来啊,这所百年老校的创办人,正是当年的商业巨子刘鸿生,如此可见,刘鸿生对待教育的态度可见一斑。

刘鸿生临死前说了什么?不要太贪婪,剩余的,都给国家 第2张

虽然说子女众多,但是,刘鸿生却把他的子女们教育的非常好。对待自己的十三个子女,他把一碗水端的很平,所有孩子都送到国外去留学,没有一个不是如此,十几个子女远渡重洋去求学,这花费之大可想而知。但是,在教育方面,刘鸿生从来不曾吝惜过自己的钱财,他一心只想让子女成才。

去哪里留学,刘鸿生的心里自有想法,他为孩子们挑选的全都是当时的强国,十二个儿子,四个去了美利坚,四个去了英国,还有两个去了岛国日本,三个女儿也分别去了,美、日、英国继续深造。

他对教育颇有一番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子女们选择专业时,他没有强迫子女们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专业,而是依据孩子们的特长天赋,为他们量身选择最适合他们的专业。最终,他的这些儿子们分别选择了经济学,法律,银行,管理,工程,会计,机械等等专业,而女儿们则选择了家政,营养等专业。

他下这么一番苦心也是有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等子女们以后回国之后,方便管理自己旗下的不同企业。他认为“知子莫若父”,要求子女学有所长,虚心向他人学习,成为有知识、有学问、有专长的人才。他说:“只有学会真本领,才能担当大事情”。

几年后,孩子们陆续学成回国,在国外飘零了这么久,本以为再回到家族企业就业时父亲会格外宽容。但是,他们的父亲刘鸿生也并没有为他们开后门,而且,还特别嘱咐了公司的员工不用对他们特殊化,在岗位上也没有把他们安插到高层,而是一律从最底层做起,想要上位?可以,但是,都得凭自己的真本事。

比如说,刘鸿生曾经让四儿子刘念智去矿场工作,当时刘念智刚从英国学成回来,就接到了父亲的求,让他去矿场考察,设计一套新的成本会计制度。甚至,他还特别强调,到了矿场的第二天,就必须下井,而且,不是让你体验一下,从此,每天你都要下井好好考察,最少也得几个小时。

刘鸿生临死前说了什么?不要太贪婪,剩余的,都给国家 第3张

他的八儿子刘念信曾经在毛纺织厂与厂长有过争论,当时的刘念信还不过是个小小的技术员,当此事被刘鸿生知道后,立刻把他找来。着这可不是为他抱不平,帮他出气,而是严肃的苛责他,在工厂里就要有在工厂的样子,必须听厂长的话,遵循工厂制度,就算你是我儿子,也不能耍威风,摆架子。

可以说,他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子女们也都明白父亲的用意,他们踏踏实实的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不但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熟悉了工作情况,提高了自己的自立能力。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刘鸿生的教育成果也慢慢显露出来,他的子女们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全都是各界的精英。

当时为孩子们选择留学的国家时,刘鸿生精挑细选的不外乎美国,英国或者是日本,因为他觉得中国总有一日会被这三个国家中的某一个侵略,甚至是统治,而无论最后到底是英美胜利还是日德胜利,他的后人们总有能够说得上话的人,但他万万没想到,最终却是苏联笑到了最后。

弥留之际,他曾经这么告诫后人:咱们经营的企业,定息可以拿,但是不要太贪婪,剩余的,都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