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宋朝时期的大文豪欧阳修,提出的“三上”读书法是什么意思?

宋朝时期的大文豪欧阳修,提出的“三上”读书法是什么意思?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9.1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会有的。但现代许多人往往认为读书没有时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忙,就是没有时间读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朝时期的大文豪欧阳修,提出的“三上”读书法是什么意思?

后汉三国时期的魏国,出了一个儒宗董遇,他提出了一个读书观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本书如果读一百遍,估计再笨的人,也能悟出个七七八八的道理。当有人提出谁有那么多时间读书时,董遇说,读书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什么意思呢?在古代,四季之中,冬天都没有农活了,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读书;一天之中,白天可以工作,但晚上睡觉的时间,可以挤出来读书;遇到阴雨天,不能出去工作,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读书。事实上,不愿意读书的人,冬天可以打牌游戏,夜里可以呼呼大睡,阴雨天可以三五喝酒解闷。不读书,理由可以多多;想读书,怎么会没有时间呢?

另外一位古人,宋朝的大文豪欧阳修,则提出了“三上”读书法。“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所座上。出行骑在马背上,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读书、上床睡觉前,睡不着时,可以躺着读会书,上厕所坐在马桶上,可以利用这点时间读会书。

宋朝时期的大文豪欧阳修,提出的“三上”读书法是什么意思? 第2张

这些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完全可以利用起来,通过读书增长点见识。欧阳修利用“三上”读书法,每天熟读三百字,竟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用三年半的时间熟读完毕,七年时间背得滚瓜烂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