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阿巴亥都给努尔哈赤生下孩子 努尔哈赤为什么还要她殉葬

阿巴亥都给努尔哈赤生下孩子 努尔哈赤为什么还要她殉葬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3.2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人都不了解阿巴亥殉葬,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嫔妃殉葬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尤其是明朝初期连续几任皇帝死后嫔妃都跟着殉了葬,可谓是惨象连连。好在明英宗在位时废除了嫔妃殉葬的制度,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在这之后嫔妃殉葬的事情就鲜少发生了。清朝时期,皇帝驾崩之后,嫔妃们会集中在宫中养老,不会殉葬。但是在清朝入关以前却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殉葬事件。那就是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大妃阿巴亥殉葬了。

阿巴亥都给努尔哈赤生下孩子 努尔哈赤为什么还要她殉葬

即便是在殉葬盛行的时期,一般来说都是没有生育子女的嫔妃殉葬,阿巴亥是大妃就是正妻,而且还为努尔哈赤生下了三个儿子。为何还是殉葬了呢?

阿巴亥是乌拉部首领的女儿,因为父亲早逝,所以小小年纪的阿巴亥被叔叔抚养长大。当时的努尔哈赤势力庞大,乌拉部为了保住自己,便将年仅12岁的阿巴亥送到了努尔哈赤那里,因为努尔哈赤的宠爱,她成为了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

阿巴亥都给努尔哈赤生下孩子 努尔哈赤为什么还要她殉葬 第2张

努尔哈赤比阿巴亥大三十多岁,年少青春长得又漂亮的阿巴亥非常受努尔哈赤的喜欢。后来乌拉部与努尔哈赤反目成仇,这个部落被努尔哈赤灭掉,但是努尔哈赤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迁怒于阿巴亥,她依旧非常受宠爱。

很多少数民族有收继婚的习俗,满清也是这样。当时努尔哈赤选定了自己的长子代善为接班人,那么自己死后阿巴亥就可以嫁给代善了。阿巴亥自然对这一切了然于胸,她似乎看到了自己以后的归宿,于是便与代善早早的暗通款曲,甚至还传出他与代善深夜相会的绯闻来,结果被人告发了。努尔哈赤很是愤怒,但是这种事情他也不愿意张扬开来,于是便以阿巴亥私藏金银的罪名将她治罪。但是努尔哈赤并没有给予特别严重的处罚,然后开始了与阿巴亥的分居生活。而代善也因为这件事惹怒了努尔哈赤,后来努尔哈赤找了个借口将他的太子之位给废掉了。

阿巴亥都给努尔哈赤生下孩子 努尔哈赤为什么还要她殉葬 第3张

但是阿巴亥却也不是一般人,就在分居一年之后,努尔哈赤又将阿巴亥接了回来,恢复了地位与待遇,重新成为他最宠爱的女人。1626年努尔哈赤驾崩,临死之前并没有交代让谁做接班人,皇太极此时在众人的拥簇下成为了继任的大汗。但是皇太极做了大汗之后却执意要让阿巴亥殉葬,阿巴亥不愿意却也无可奈何。那为何皇太极就是容不下阿巴亥呢?

阿巴亥都给努尔哈赤生下孩子 努尔哈赤为什么还要她殉葬 第4张

自然是阿巴亥对于他是有威胁的,阿巴亥生育了三个儿子,在当时只有长子阿济格成年了,多尔衮与多铎都只有十几岁。虽然三个儿子年纪都不大,但是努尔哈赤却将八旗当中的三旗给了这三个儿子。而阿巴亥也一直是个不太安分的女人,根据史料记载,阿巴亥在重新回到努尔哈赤身边的时候一改往日宅在家里的习惯,开始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外出搞社交,百姓、官兵们都能见到阿巴亥的身影,在后金,阿巴亥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阿巴亥都给努尔哈赤生下孩子 努尔哈赤为什么还要她殉葬 第5张

阿巴亥之所以这么做很可能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攒资本,毕竟她有三个儿子,多尔衮又是非常受宠的一个。据说努尔哈赤一直没有选定接班人就是为了等待多尔衮长大。所以阿巴亥之所以走出去四处活动,很可能也是希望自己会有一个儿子做接班人,她希望利用自己在后金的影响力来为儿子加分。只是她没有想到的是一向身体不错的努尔哈赤会被明朝的红衣大炮从马上给轰下来摔成重伤,最终不治身亡。而当时的多尔衮只有十五岁,即便是再受努尔哈赤的喜欢,他也不可能斗得过那些年长的哥哥们,坐上汗位的。

阿巴亥都给努尔哈赤生下孩子 努尔哈赤为什么还要她殉葬 第6张

另外,阿巴亥的三个儿子率领着八旗当中的三旗,可以说是大权在握,如果这个时候阿巴亥出来振臂一呼,夺取皇位或者是拿出个遗诏什么的,帮助自己的儿子夺取汗位,那么即便是不成功,皇太极也得是麻烦不断。皇太极本身就不是努尔哈赤指定的接班人,若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乱子,那么对于皇太极来说是极大的威胁。所以阿巴亥必须死,这样三个年少的儿子便失去了依靠。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便带着几个宗室去逼迫阿巴亥殉葬,说这是努尔哈赤留下的遗嘱。阿巴亥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是她一个弱女子,儿子们都还年少,根本无力跟皇太极等人相对抗,只能服从。阿巴亥临死之前好好地打扮了一番,她要体体面面的殉葬。死前留下遗言让皇太极等人善待自己的孩子们,尤其是年纪尚小的多尔衮与多铎。皇太极等人应允后,阿巴亥自缢身亡,年仅三十七岁。

阿巴亥殉葬之后与努尔哈赤合葬在了一起,皇太极在登基之后只是将自己的亲生母亲追封为皇后,同样是大妃的阿巴亥却没有被追封。多年之后,已经成为摄政王的多尔衮追封母亲为孝武皇后,算是给死去的母亲一点安慰。

参考资料:《清史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