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古代科举考试中有哪些常见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古代科举考试中有哪些常见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4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科举考试中的作弊与反作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从隋唐到清末,科举制度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历程,在这期间,科举制度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作为封建王朝吸纳人才的主要方式,也作为读书人打破阶级固化、实现阶级跃迁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破坏考试公平的行为

古代考场上那些常见的作弊手段

科举制度真正成型的时期是在唐代,唐代是门阀政治活跃的最后一个时期,国家录取的人才仍然以高门子弟为主,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政坛的寒门士子人数并不多,所以这一时期的科举考试还不像后世那样规范,背后到处活跃着贵族政治的影子

唐代科举最常见的作弊方式就是"行卷"和"通榜",所谓"行卷",就是请社会上有声望的名人为自己的作品制造声誉,增加录取的概率,我们熟知的大诗人白居易就因"行卷"而获得主考官的赏识,在27岁的年纪就考中了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中有哪些常见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通榜"的意思与"行卷"差不多,就是主考官请来一些有社会名望的人与自己一起商定录取名单,当然参与通榜的人主要的评判依据也是行卷的作品,这种纯主观人为的判定方式给徇私舞弊带来了很大的空间,毫无社会关系的寒门士子很少有机会让主考官看到自己的作品,相反,那些门阀子弟则具有相当明显的人脉优势,这就容易出现科举考试中的不公平现象

如果说"行卷"和"通榜"对于寒门士子来说还存在一丝希望的话,那么"请托"就是完完全全的暗箱操作了,"请托"是朝廷高官或豪门高族私下利用财富或人脉来打通关节,在不需要任何作品的情况下,让主考官录取指定人选的做法,文宗年间,考生裴思谦就利用了与大宦官仇士良的关系,打通了主考官高锴的关节,最终如愿以偿高中状元,在唐朝后期,这种请托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与唐朝科举考试制度的不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宋代以后,门阀氏族消失殆尽,国家开科取士的人数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平民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科举考试制度越来越完善,考试作弊的手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和现在一样,打小抄是最常见的作弊手段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把考试资料带入考场,在这方面,古代的考生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宋朝,考生们经常把物品藏在衣服和鞋帽内,有的人还把衣服做成了双层,将资料缝进夹层,到了考场再拆开抄袭,到了明清时期,连砚台都被开发出了夹层,在乾隆九年的顺天乡试中,有几个考生甚至将资料夹带在卷尺和内裤之中,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古代科举考试中有哪些常见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第2张

更大胆的做法是找人替考,有的考生胸无点墨,为了考取功名,只好找一些枪手来代替自己考试,这种作弊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枪手和考生一起写文章,枪手在外,考生在内,有专人负责传递内外消息,最后将场外枪手的文章传入场内考生手中,或者是枪手和考生一同进入考场,在考试期间伺机调换试卷

另外一种是枪手直接入场考试,考生不用亲自出现,这种方法抓住了古代没照相技术的漏洞,仅凭文字信息和画像很难判断进入考场考试的是否是考生本人,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少不了考试组织人员的参与,通过找枪手代笔的方式考中的人,"身躐儒科,而不能动笔",极大程度的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

还有一种作弊方式就是"冒籍",类似于现在的"高考移民",北宋年间,由于京师开封府的解额,也就是解试合格举送礼部参加省试的举人数额比较多,有很多学子常年寄籍开封,千方百计的去参加解试,还有的人举家搬迁,甚至"背本宗而窜他谱,飞赇而移试他道",不惜被本宗家谱除名,也要靠上一个容易考中的户籍,这在宗法制度下的封建社会是很罕见的

到了清朝,这一现象更加普遍,文教发达的江南士子在本地面临的考试竞争相当激烈,于是他们就经常跑到文教相对落后的北方地区参加考试,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晚晴实业家张都曾经冒籍跨考过,可见冒籍跨考已经是当时科举考试中难以根除的顽疾之一了

另外古人还发明了一些"高科技"作弊工具,例如利用隐形墨加骨胶作弊,隐形墨是一种蛋白质,书写后半年内字迹会分解消失,在隐形墨里加入一种鱼骨胶,提前半年在衣服上写好,墨迹分解后看起来和普通衣服完全一样,等到考试时,人身上的汗液会恢复鱼骨胶的胶性,再洒上一些灰尘,字迹就会重现,不得不承认,古人在作弊这方面真是绞尽脑汁,将智商开发到了极致

古代科举考试中有哪些常见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第3张

防作弊的措施逐步完善

科举考试关系到国家根本,为了维护其公平性,历代王朝在反作弊方面也没少下功夫

一是严惩作弊人员唐玄宗天宝八年,玄宗亲自对考上明经的一葛姓考生进行问询,结果这个人却是草包一个,"墙面不知所对",玄宗于是将主考官李纳贬为沁州司马,明朝弘治十二年会试,有人弹劾主考官之一的程敏政漏题,将题目卖给了举人唐寅(唐伯虎)和徐泰,皇帝很不高兴,将程敏政贬官,并下令唐寅和徐泰永远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到了清朝,皇帝对科举舞弊现象处理的更加严厉,顺治十四年顺天乡试案,斩考官及考生7人,发配家人戍边,江南科举案斩考官17人,查抄家产,咸丰九年顺天乡试案,处斩4人,其中包括咸丰的宠臣,文渊阁大学士柏葰,柏葰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死于科考案的最高级别的官员

二是严格搜查考生搜查考生主要是为了防止考生夹带,清朝对考生携带的物品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考生只允许穿戴单层的衣帽进入考场,鞋必须是薄底,马褥、厚褥等一概不许入场,笔袋也只能是单层,不许装里子,砚台不能太厚,木炭不能超过两寸,蜡烛台必须是单盘,连糕饼等面食也必须切开,清廷甚至还认为柳制的考篮(装东西的筐)太粗,容易藏奸,提倡考生实使用南式考篮,编成玲珑格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检

古代科举考试中有哪些常见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第4张

清廷还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措施,被查出夹带的考生,都要在贡院前枷号示众一个月,期满后再问罪发落,检查的士兵只要查出一个有夹带行为的考生,就可以被奖励白银一两

三是实行锁院制这项制度主要是针对考官制定的,锁院制在北宋年间开始实行,北宋的锁院制覆盖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官在接到任命后被立即送入贡院或其他场所,不许回家,也不许与外人接触,饭食和生活必需品的进出必须经过检查,生病了也有专门的医官前来诊治,违者将接受重罚,直到阅卷、放榜结束后才能解禁,后来的明清两朝也延续了锁院制,清廷规定省乡试考官在接到任命后的五天内必须起行,会试考官在接到任命后,必须立即住进贡院,入住以后,大门还要张贴写有"回避"两字的封条,这项制度简单易行,有效的减少了请托现象

四是实行糊名制度糊名,又称"弥封",就是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用纸糊上,防止考官徇私舞弊,这种做法最早见于唐朝,但只用于吏部考试,大规模应用还是在北宋时期,宋太宗淳化三年,首次在殿试中采用糊名制,然后又逐步向各级考试推广,宋真宗年间,朝廷设置了糊名官一职,专门负责考试糊名之事,糊名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减少了考官在阅卷期间徇私的机会

但是后来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有的考生为了能让考官认出自己的试卷,故意使用特殊的笔迹,或者在试卷上做标记,为此,北宋又发明了录制,派专人将试卷一字不差的重新抄录一份,让考官批阅誊录后的试卷,也取得了不错的防作弊效果,在后世王朝都科举考试中,这项制度也一直沿用了下来

科举考试作弊的原因

既然作弊的处罚这么严厉,为什么仍有不少人要冒着风险去作弊呢

考试难度大唐朝科举的科目有五十余种,但最常见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进士科侧重诗赋,明经科侧重帖经,明经科的考试内容为《周易》、《论语》等9部经书,考试方式是贴经和墨义,类似于今天的填空和阅读理解,需要熟记经书内容并理解其意,进士科主要考策问和诗赋,策问时要对国家当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漕运、盐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解答,考试通过后,还要经过吏部的选试才能授予官职,大文豪韩愈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没有通过,只好去地方刺史那里做幕僚,可见唐代科举难度之大

唐代的科举只有两级,即地方州县的发解试和中书省的省试,到了宋代,增加了一级殿试,到了明清两朝,又增加了院试和乡试两级考试,正式形成五级考试制度,无形间加大了考试难度

古代科举考试中有哪些常见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第5张

第一级考试是由知县主持的县试,每年举办一次,考试内容是写两篇八股文和一首五言格律诗,第二级是由知府主持的府试,也是每年举办一次,考试内容和县试相同,过了前两级考试的人被称为"童生",第三级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院试,三年内举办两次,考试内容是八股文和试帖诗,还需要默写出《圣谕广训》,通过院试的人被称为"秀才",第四级是由中央挑选的考官主持的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地点大多在省会的贡院,也被称作"秋闱",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通过乡试的人被称为"举人"

最后一级就是在京城举办的会试,每三年举办一次,也被称作"春闱",考试内容与乡试相同,通过会试的人被称为"贡士",只要不作弊的话,明清时期的所有贡士都可以参加下月举办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按照成绩将贡士分为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参加完殿试,这些贡士就可以被称为进士了

明清的科举考试不但级数多,持续时间长,而且考试的主要内容---八股文特别无聊,而具有一手写出优秀八股文的能力,才是能够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八股文由八部分组成,格式固定,文章的每个段落和字数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书写,特别是等后四部分要求必须对仗,难度极高,这虽然有利于阅卷,但却严格束缚了考生的自由发挥,使一些考生沦为了八股机器,变成了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书呆子

录取人数比例低古代科举考试的通过率要比现在的高考低很多,我们以清代为例,清代科举实行了260年,通过县试和府试的童生共有400万左右,平均每年产生1.5万人,清代的人口大约为3-4亿,我们以下限计算,每年产生童生的人数约占人口总数的0.005%,按照目前中国14亿人口换算,现在每年能够通过通过县试和的人数大约为7万,2020年高考人数高达1071万,你必须排名前0.65%才能获得童生的称号,从学校的概念上来说,我国的39所985大学每年招取本科生人数接近20万,也就是说你必须具有考取中国前十几所最好大学的能力,才能顺利通过县试和府试,而这仅仅还只是科举考试的开始

到了院试,情况更加残酷,清朝科举考试一共产生了大约60万名秀才,平均每年产生2300多人,按照之前的计算方式,现在每年只有1.1万人能够通过院试,而清华北大这种全国最顶级的高校,每所学校每年通过高考招取本科生人数也才3000多人,这就意味着考上秀才,就等于拥有了考入全国排名前五的大学的能力

在乡试阶段,淘汰的比例依然很高,清朝每年的举人名额只有1400名,大约9个秀才中才能出现1个举人,放在现代社会,基本等于清华北大排名前20%的学生,如果再考虑到乡试是没3年才举行一次,这个淘汰的比例会更高

在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会试和殿试之中,淘汰的比例相对下降一些,清代平均每次登科的进士为240人,大约是举人的六分之一,而这240人,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基本上和现在各省的文理科状元差不多了

当然以上算法只是一个初步估算,不过从中我们仍然能看出科举考试录取人数比例之低,相比于现在的高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社会特权多通过县试和府试成为童生,这个身份可没有什么特权,仅仅只是一个称呼而已,但是如果你考上了秀才,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秀才拥有一些政治上的特权,比如见了官员不用像老百姓那样下跪,在大堂上受审的时候不用受到皮肉之苦,基本脱离了平民阶层,但是秀才在经济上却没有什么特权,只能免除个人的赋税和役,如果家境不好的话,难免会成为像吕轻侯一样的穷秀才

如果中了举人的话,享受的政治特权比秀才更多,最重要的一点是举人拥有当官的资格,如果举人不想再考进士的话,一般来说可以在当地给县官做个副手,正式成为国家干部,按时领取俸禄,举人在经济上也享有特权,一个举人拥有很大的免税份额,一些农民或富户为了不交税或者少交税,经常会把自己的土地挂在举人名下,再拿一些好处费给举人,仅仅靠免税一项收入,不少举人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人,真真正正是躺着也能赚钱

而进士的特权就更大了,国家给进士安排的官职要比举人高一些,即使是一时无法出缺,耐心的排一排也能得到个知县之类的职位,如果是特别优秀的进士,还可以进入翰林院做庶吉士,或者在京城做个京官,政治前途要比举人光明的多,考中进士后,地方官会专门到新科进士家拜访,家门口还被允许可以悬挂"进士及第"之类的匾额,进士告老还乡以后,在老家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地方官遇到什么大事都会找这些退休的官员一起商量,给足你面子,看到这些特权,你就应该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要千方百计的在科举考试中更进一步了

古代科举考试中有哪些常见的作弊手段?又有哪些防作弊的措施? 第6张

结语

作弊和反作弊,是科举考试中两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在科举考试消失后,仍然广泛存在于当今社会的各种考试之中,有的人为了用更小的代价获得更丰厚的回报,不惜破坏考试公平,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钻制度的空子,侵害他人利益,败坏社会风气,这种极不道德的行为是不被提倡的,应该严厉打击,所谓取才先取德,一个人的德行如果不过关,又怎能指望将来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呢,读史如此,望君周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