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九鼎在哪里 九鼎的故事

九鼎在哪里 九鼎的故事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1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九鼎,不仅是中国的代名词,还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同时也是夏、商、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传说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象征九州。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虽然在最早记录九鼎的《左传》中没有找到关于大禹熔青铜的记载,但是有提到说:在鼎上刻画有九州图,其实就是象征天下九州都是夏朝的,如此雄心豪迈的气魄也成就了 "九鼎"成为夏朝的镇国之宝。

综合两个故事我们都会发现,无论是熔铜还是刻九州,最后的鼎指的都是一座鼎,但是九鼎到底是一鼎还是九尊鼎还有待考证。

历代承袭

夏朝

九鼎,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鼎象征九州。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

商朝

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此。

西周

周武王灭商后,曾公开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置于该城,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史记周本纪载:成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

东周

东周开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于洛邑“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后楚灵王一度也动心问鼎,因国内发生叛乱,未果。(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九鼎方位图号令诸侯,楚顷襄王、齐国国王亦希望争夺宝鼎。周赧王周旋于两国以及魏国、韩国之间,令其相互制约,得保九鼎不失。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周赧王遣使郊迎,秦武王直接入太庙明堂中欲窥九鼎。秦武王围着九鼎观览一番,赞叹不已。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守鼎的官吏说:“此武王定鼎于此,未曾移动,每鼎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秦武王尽平生之力,将鼎抬离地半尺。正要迈步,不觉力尽失手,鼎坠于地,正压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声,将胫骨压断。众人急忙把他扶归公馆,秦武王疼痛难忍,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气绝而亡。秦武王即位时曾言:“得游巩、洛,生死无恨。”今日果然死于洛阳。武王竟至周,而卒于周。其弟立,为昭王。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周赧王驾崩,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惮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秦朝

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也有史学家认为,九鼎并非是九个,而是只有一个,因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简称九鼎。

九鼎在哪里 九鼎的故事

  泗水捞鼎画像砖

重铸

后世帝王亦曾屡次重铸九鼎,以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和宋徽宗崇宁四年两次最为有名。

武则天登基后的女皇要利用儒、佛、道的思想来巩固地位。制礼作乐,向来是帝王的能事。武则天享明堂、置七宝、封神岳、作大乐、铸九鼎。九鼎是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相传禹铸九鼎,以象九州。武则天知

武则天重铸九鼎九鼎难求,遂重新铸之。

神功元年(697)四月,鼎成,置于洛阳明堂当中,神都鼎名永昌,高一丈八尺,容1,800石。冀州鼎名武兴,雍州鼎名长安,兖州鼎名日观,青州鼎名少阳,徐州鼎名东原,扬州鼎名江都,荆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都,均高一丈四尺,容1,200石,各图山川物产于其上,共用铜56万余斤。

如《宋史》所记:“崇宁四年(1105年)三月,铸九鼎,用金甚厚,取九州水土内鼎中。”宋徽宗以铜二十二万斤铸造九鼎,装饰以黄金,并仿明堂,在汴京中太一宫之南建造九成宫,内有九室,陈列九鼎。中央之鼎为帝鼎,东方为苍鼎,南方为彤鼎,北方为宝鼎,东北为牡鼎,东南为冈鼎,西南为阜鼎,西方为晶鼎,西北为魁鼎。政和七年(1112年)又铸造了“神霄九鼎”,分别命名为“太极飞云洞劫之鼎”、“苍梧祀天贮醇之鼎”、“山岳五神之鼎”、“精明洞渊之鼎”、“天地阴阳之鼎”、“混沌之鼎”、“浮光洞天之鼎”、“灵光晃曜炼神之鼎”、“苍龟大蛇虫鱼金轮之鼎”。

2006年,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重铸九鼎,永久放置在馆内展出供游客参观。

 式样纹饰

大禹铸的九鼎是什么式样的,至今无所考稽。

唯独《史记·赵世家》中提到九鼎之一的雍州鼎为龙文,赤色:“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宋代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曰:“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脉,莫获翻。脉者,系络脏腑,其血理分行于支体之间,人举重而力不能胜,故脉绝而死。按《史记·甘茂传》云:武王至周而卒于周。盖举鼎者,举九鼎也。《世家》以为龙文赤鼎。”又《拾遗记》卷二载曰:“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

以上雄金、雌金的含义诸书无解,大概是指合金的硬度而言。“以占气象之休否”就是测国运之兴衰。可见,鼎从容器、炊具、到祭器、礼器、又到宝器、神器,代代演变已彻底改变了实际用途,变成了国家供奉的神物。大禹九鼎之纹饰虽无实物可证,据现已出土的当时陶器纹饰推测,也不外于兽面类、龙凤类、动物类、云雷类、火类、几何类等。

来历

夏代的青铜铸造业,已相当发达。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熔点低,便于铸造冶炼。

夏代的炼铜业古文献中亦有记载。《越绝书》卷十一日:“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关于铸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左传》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即言此事。

据考古材料证明,当时的奴隶在铸造象九鼎这样的大型器件时,一般是首先用质细的泥土制成器范,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铜制的坩锅冶炼铜,锡矿块,最后将铜锡溶液注入范中,就成为青铜器。但《左传》中谈到九鼎铸造的情况是这样的: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后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

历史记载

九鼎,作为中国文明时代入口处的一块里程碑,已经遗失了2000多年,人们经常关心它们能否破土而出。

史记中国古代青铜工艺高度发达,传下了许多稀世之宝,然而就历史价值而言,却没有一件比得上夏朝的九鼎。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为“定鼎”,就是因为三代以来,九鼎一直被视为王权象征的缘故。

关于铸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根据《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的记载,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贡铜,铸造九鼎,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去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据说此举深得上天的赞美,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其实,透过神话因素,就不难看出它的政治价值。再以九州之铜铸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征九州,无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一统。此后,九鼎便成了三代传国之宝。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周成王正式定鼎于郏(今河南洛阳境内),表明天命之所归。

春秋时期,随着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对九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整饬内政,兴修水利,厉行改革,国富兵强的形势之下,兴兵攻击陆浑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庄王“问鼎小大轻重”,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从此,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之为“问鼎”。

《战国策》开篇东周策一《秦兴师临周求九鼎章》就记载了秦要侵略周夺取九鼎的故事。周人颜率有谋略,先鼓动齐国帮助驱秦,答应把九鼎给齐国,齐国来要,颜率便问齐王走哪条路,结果都不合适,还说九鼎九个,一个要用九万人,九九八十一万人方全能拉走,颜率又说:“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就不再提拉九鼎的事了。从这里看九鼎真够重的,不过一定有夸张,但从这个文献看,九鼎一定很重,还是九个。《史记·周本纪》:“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次洛,使人问九鼎。王使王孙满应设以辞,楚兵乃去。”《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史记·孝武本纪》:“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烹上帝鬼神。”后亦以九鼎借指国柄。

南朝宋谢瞻《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殇。”宋杨万里《读严子陵传》诗:“早遣阿瞒移九鼎,人间何处有严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寡人闻大禹铸有九鼎,三代相传,以为世宝,今在雒阳。不知鼎形大小与其轻重何如?寡人愿一闻之!”清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诸经有《法华》,王者之有九鼎,家业之有总帐簿也。”三国魏曹丕《与钟繇五熟釜书》:"昔有黄三鼎﹐周之九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详"九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司马贞索隐:“言毛遂至楚,使赵重於九鼎大吕,言为天下所重也。”宋黄庭坚《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明张煌言《怀古》诗:“人定能胜天,一言重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