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百科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百科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9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埃及希腊作家,天文学家,外文名古希腊语:Κλαύδιος Πτολεμαῖος,生卒时间约90年-168年。托勒密著有许多科学著作,其中有三部对拜占庭,伊斯兰世界以及欧洲的科学发展影响颇大。

生平

关于托勒密生平的记载很少。学者主要从其传世著作中寻找线索。他在最重要的著作《天文学大成》中记载了一些本人所作的天文观测。这成为确定其生活年代、活动地点的最可靠的资料。该书中的天文观测记录日期最早为127年3月26日,最晚为141年2月2日,相当于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和安东尼统治时代。

相传他生于埃及底比斯的托勒密赫墨。但是这种观点到14世纪才提出,并且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从托勒密的观测记录看来,这些观测应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进行的。

托勒密的全名也透露出一些信息。Ptolemaeus说明他是埃及居民,且祖上是希腊人或希腊化的当地人;而Claudius表明其拥有罗马公民权,可能是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或尼禄赠与他祖上的。

成就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百科

  托勒密体系的宇宙图

托勒密总结了希腊古天文学的成就,写成《天文学大成》十三卷。其中确定了一年的持续时间,编制了星表,说明旋进、折射引起的修正,给出日月蚀的计算方法等。他利用希腊天文学家们特别是喜帕恰斯(Hipparchus,又译伊巴谷)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成果,把各种用均轮和本轮解释天体运动的地心学说给以系统化的论证,后世遂把这种地心体系冠以他的名字,称为托勒密地心体系。

巨著《天文学大成》十三卷是当时天文学的百科全书,直到开普勒的时代,都是天文学家的必读书籍。《地理学指南》八卷,是他所绘的世界地图的说明书,其中也讨论到天文学原则。他还著有《光学》五卷,其中第一卷讲述眼与光的关系,第二卷说明可见条件、双眼效应,第三卷讲平面镜与曲面镜的反射及太阳中午与早晚的视径大小问题,第五卷试图找出折射定律,并描述了他的实验,讨论了大气折射现象。此外,尚有年代学和占星学方面的著作等。

托勒密在地图学领域对于西方的影响极大,一直到16世纪(其死后近1500年)的西方古籍(拉丁文)及手绘地图中都能看到托勒密版本的世界地图与区域地图: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百科 第2张

  15世纪出版的地图中表述的特勒密眼中的已知世界在地图上的样子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百科 第3张

  15世纪的一份地图册中的托勒密版本的英国地图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百科 第4张

  15世纪的一份手稿中的托勒密世界地图(基于其《地理学指南》艺术),注意其中的最东方的Sinae就是古代中国(汉朝时期)

著作

《天文学大成》( Almagest )十三卷(又名《至大论》、《伟大论》、《大集合论》、《大综合论》)

《实用天文表》( Handy Tables )

《行星假说》( Planetary Hypotheses )二卷。

《恒星之象》( Phases of the Fixed Stars )二卷。

《占星四书》( Tetrabiblos )四卷。

《地理学指南》八卷

《光学》五卷

《日晷论》( Analemma )

《平球论》( Planisphaerium )

《谐和论》( Harmonica )三卷

《体积论》( On Dimension )

《元素论》( On Elements )

 著作概论

天文学大成

《天文学大成》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全面论述古代天文学的著作。巴比伦天文学家发展了测算天文现象的计算技巧,以喜帕恰斯为代表的希腊天文学家创立了用于计算天体运动的几何模型。然而托勒密声称他的几何模型可在挑选出的前人天文学观测结果中找到源头,且这些前人的观测记录至少横跨了800年历史。天文学家对他的这一说法怀疑了好几个世纪,大家都觉得托勒密模型所使用的参数源于自己的独立观测。托勒密用一个方便的表格呈现了他的天文学模型,这个表格能用来计算古今任何一个时刻行星的位置。《天文学大成》还包含一个星表,它实际上盗用了喜帕恰斯的原创星表。表中列举了48个星座,分别源于不同的古今星座系统。但与现代星图不同的是它并没有覆盖整个夜空(只含有喜帕恰斯能看见的那部分星空)。《天文学大成》这部书通过在中世纪作为天文学权威经典的代代传授,其作者的形象也成为了神话式遥不可及的人物。人们将心目中伟大的托勒密视为亚历山大之王。就如多数古希腊科学著作一样,记载于阿拉伯语手稿上的《天文学大成》也趋于保守(阿拉伯语版也是相同的书名)。因为这部书的巨大威望,它被引起广泛重视,并在12世纪被2次翻译为拉丁文(此书在欧洲一度失传),一次是在西西里岛,而另一次是在西班牙。托勒密的模型,正如他前辈的宇宙模型一样主张地心论,并为世人所普遍接受,直到在科技革命中出现了更简洁的日心论宇宙模型。

他的行星假说超越了《天文学大成》书中的数学模型,并将宇宙呈现为一个由层层球壳嵌套的集合体,他以此模型为基础利用他星辰模型中的本轮来计算宇宙的尺度大小。他估算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1210倍,而那镶嵌有许多星星的球壳的半径则达到了地球半径的20000倍。

托勒密在他的《便携用表》中给出了一个有助于天文学计算的实用工具。表中给出了包括计算太阳、月球和行星的位置,行星的升降以及日月食所需的全部数据。托勒密的《便携用表》为后世的天文学用表和zījes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Phaseis"(镶嵌星的升起)中托勒密给出了一个天文历法。这是一个以行星共同出现和消失现象为基础的恒星历法,这种天文年历的时间跨度超过了太阳年。

地理学指南

《地理学指南》由托勒密于公元约150年所著。书中详细说明如何采用经度、纬度两种方法将球体的地球绘制到平面上,并以北为指标,由此后人绘制出了一系列托勒密地图。本书最大功绩在于托勒密对于地理学应用经纬度来确定山川、城市的位置,并据此确定它们的地理空间位置,开创了近代绘图学的先例。 托勒密指出,地理学的内容应是对整个地球的已知地区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事物作线性描述,即绘制图形,并用地名和测量一览表代替地理描述。 这就把地理学与地图学等同起来,抛弃了描述地理学。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 克劳狄乌斯·托勒密历史百科 第5张

  15世纪在欧洲出版的拉丁文版本的《地理学指南》(注:原文为古希腊语)

光学

托勒密著有《光学》五卷,其中第一卷讲述眼与光的关系,第二卷说明可见条件、双眼效应,第三卷讲平面镜与曲面镜的反射及太阳中午与早晚的视径大小问题,第五卷试图找出折射定律,并描述了他的实验,讨论了大气折射现象。

人物评价

在讨论托勒密的历史功绩及影响时,不能不先谈到一些很容易使人误入歧途的成见。这些成见并非学术研究所得出的成果,而是与某些特定时期的宣传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因而广泛流传,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成见,是将托勒密看成只是一些古代科学文献的编辑者,由此引申开去,就自然会有诸如《至大论》不过袭自希帕恰斯、《地理学》只是马里努斯著作的翻版之类的偏激之论。这种成见的发端,据研究很可能是19世纪初期的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史家J·B·德朗布尔的《古代天文学史》一书,这种看法早已被学者们的研究所否定,但在一些非学术的读物中有时仍可见到。

第二种成见,是将托勒密与亚里士多德两人不同的宇宙体系混为一谈,进而视之为阻碍天文学发展的历史罪人。在当代科学史著述中,以李约瑟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僵硬的同心水晶球概念,曾束缚欧洲天文学思想一千多年的说法为代表,至今仍在许多中文著作中被反复援引。而这种说法其实明显违背了历史事实。亚里士多德确实主张一种同心叠套的水晶球宇宙体系,但托勒密在他的著作中完全没有采纳这种宇宙体系,他也从未表示他赞同这种体系。另一方面,主要由希腊–阿拉伯学者保存、传述下来的亚里士多德学说,直到13世纪仍被罗马教会视为异端,多次禁止在大学里讲授。因此,无论是托勒密还是亚里士多德,都根本不可能“束缚欧洲天文学思想一千多年”,至1323年,教皇宣布托马斯·阿奎那“圣徒”,阿奎那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被教会官方认可,成为钦定学说。这套学说是阿奎那与其师大阿尔伯图斯将亚里士多德学说与基督教神学全盘结合而成。在论证水晶球宇宙体系时,阿奎那曾引用托勒密的著作来论证地心、地静之说。此后亚里士多德的水晶球宇宙体确实束缚了欧洲天文学思想约二三百年,但这显然无法构成托勒密的任何罪状。

托勒密的《至大论》,在他身后不久就成为古代西方世界学习天文学的标准教材。公元4世纪就出现了帕普斯的评注本文学和亚历山大城的塞翁的评注本。约在公元800年出现阿拉伯文译本。随后出现更完善的译本,它们与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阿尔马蒙对天文学的大力赞助密切联系在一起。1175年,出现了克雷莫纳的杰拉尔德从阿拉伯文译的拉丁文译本,《至大论》开始重新为西欧学者所了解。在此之前不久,1160年左右还有一个从希腊文本译出的拉丁文译本出现在西西里,但可能不太为人所知。这些译本,连同来自阿拉伯一些以《至大论》为基础的新论著,在13世纪大大提高了西方天文学的水准,而在此前漫长的中世纪时期,西方世界的天文学进展主要出现在阿拉伯世界;然而阿拉伯天文学家更是大大受益于托勒密的天文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