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航海法案内容 航海法案是谁提出的

航海法案内容 航海法案是谁提出的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6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航海法案,别名航海条例,外文名The Navigation Acts,是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时间1651年10月。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一项重要法案——《航海法案》,这项法案规定:凡是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是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

英国出台《航海法案》的目的是限制外国船只对英国通商贸易的竞争,从而保护英国商人利益,保障英国本土经济的发展。在这些规定下,对由外国船只运输英国的货物,或者被宣布为非法,或者被课以重税,实际上是将外国商人排除在英国贸易渠道之外。

英国《航海法案》颁布后,严重损害了其他国家利益,特别是对当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影响最大,给荷兰的海上运输以沉重打击。荷兰为此耿耿于怀,十分不满。

就在《航海法案》颁布的第二年,即1652年,便爆发了第一次英荷战争。这次战争在1654年结束,最终荷兰战败,被迫接受了英国航海法案的各种规定。在此之后,1665—1667年和1672—1674年,又发生了两次英荷战争。

航海法案内容 航海法案是谁提出的

板画,第一次英荷战争场景。作者:Willem van de Velde,1655年,现收藏于伦敦国家海事博物馆。

在三次英荷战争中,双方各有输赢,但最终还是英国占了上风。从此,荷兰商船逐渐退出驰骋了近一个世纪的茫茫海域,英国成为海外贸易的新霸主。

英国的《航海法案》以及由此引发的英荷战争,实际上是当时各国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与政策的必然结果。在欧洲重商主义经济思潮流行时期,各国之间由于贸易而引发的冲突与战争时常发生。

除了英荷之间的贸易战争外,法国于1667年颁布税制规定,几乎对所有进口货物都要征收高额关税,目的是排斥从荷兰和英国进口商品。法国的做法引起荷兰和英国的强烈不满,1672年,法荷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直到1678年才结束,最终法国获胜;英国与法国之间的贸易之战也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直到18世纪末,两国之间的关系才趋于缓和。

自1500年开始,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约450年的世界历史中,经历了一个战争的多发期,大小战争此起彼伏,包括第一、二次世界大战,都在这一时期内发生,期间世界霸权不断更迭。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大国争霸接力赛”中,似乎隐藏着这样一个规律:谁控制了贸易主动权,保持贸易顺差,拥有大量的金银(货币)储备,谁就掌握了财富支配权,也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和大国霸主地位。

16世纪初的世界霸主葡萄牙和西班牙依靠殖民掠夺迅速发家,但却没有发展工商业和对外贸易,很快盛极而衰;取而代之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依靠转口贸易积累巨额财富,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一度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份额;英国在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登上国际舞台,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之后在17世纪中期英荷战争中打败荷兰,成为世界贸易霸主;在20世纪,一战和二战给美国带来大量的世界订单,促使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秩序。

航海法案内容 航海法案是谁提出的 第2张

重商主义“风帆时代”,各国为获得贸易主动权,因贸易引发的战争时常发生。

1500—1945年间的大国争霸,凸显了贸易顺差和金银储备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一历史现象是重商主义思想作用的逻辑结果。

重商主义强调国家财富的移转性,把国际贸易看作是一种“零和游戏”,认为一个国家的所得必是另一个国家的所失。因此,在财富有限的世界里,各国之间为争夺财富必然发生冲突,战争也就不可避免。

在重商主义时代,战争和贸易紧密联系在一起。欧洲各国为发展经济,开辟市场,争夺贸易主动权,竞争十分激烈,战争也频繁发生。这是重商主义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