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第二次俄土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最后的结局如何?

第二次俄土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最后的结局如何?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6.7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第二次俄土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最后的结局如何?不知道没关系,本站小编告诉你。

1676年—1681年,奥斯曼帝国与沙俄为了争夺乌克兰而爆发了第二次俄土战争。当时沙俄主动挑起战争,可其实力却要远弱于奥斯曼,那为何能与奥斯曼打成平局呢

第二次俄土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最后的结局如何?

一,战前局势

1672年,奥斯曼帝国及其藩属国克里米亚汗国为了控制乌克兰地区,便在称臣的哥萨克酋长国请求下对波兰立陶宛联邦宣战,攻入了波立联邦境内。

1676年,波立联邦与奥斯曼签署《茹拉夫诺条约》,承认奥斯曼对波多里亚与(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的控制权;承认哥萨克酋长国为奥斯曼藩属国。自此乌克兰地区由波立联邦属地变为奥斯曼属地,被称为奥斯曼属乌克兰。

此前沙俄鼓动波立联邦境内的哥萨克部落反叛而趁机入侵波立,还扶持了傀儡政权哥萨克酋长国。随后沙俄就出卖哥萨克酋长国与波立联邦议和,以第聂伯河为界瓜分了乌克兰地区。自此原属波立的(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地区及右岸的基辅就成为沙俄属地,而且波立与沙俄还结为反奥斯曼同盟。

可奥斯曼入侵波立后沙俄却故意作壁上观,想要渔翁取利,没想到奥斯曼会取得大胜。沙俄对奥斯曼控制右岸乌克兰感到十分害怕,担心世仇克里米亚会鼓动奥斯曼西进夺走左岸乌克兰,决定趁奥斯曼发动进攻前先发制人,以挫败奥斯曼东扩的企图。

二,战争爆发

1672年波立—奥斯曼战争爆发后,沙俄就多次指使顿河哥萨克人袭击克里米亚汗国,想要从中取利。同时沙俄向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王国、荷兰共和国等国求助,希望组成反奥斯曼同盟。

第二次俄土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最后的结局如何? 第2张

可当时奥地利与荷兰等国忙于阻止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企图,因此无暇顾及沙俄的请求。沙俄只得继续派哥萨克人对克里米亚进行小规模的袭扰,还多次欺骗波立说会一起对奥斯曼作战。

1676年9月,俄军与哥萨克联军公然跨过第聂伯河而入侵右岸乌克兰,迫使当地哥萨克最高指挥官彼得·多罗申科投降,由此挑起了第二次俄土战争。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四世对此十分气愤,便在10月与波立议和而结束此次战争,专心应对沙俄。

三,奥俄大战

1677年,穆罕默德四世将俘获的原扎波罗热哥萨克最高指挥官尤里·赫梅利尼茨基任命为右岸乌克兰最高指挥官,协助奥斯曼对俄作战。随后穆罕默德四世命令帝国宰相卡拉·穆斯塔法帕夏带领4.5万大军驱逐沙俄,收复右岸乌克兰。

卡拉·穆斯塔法帕夏决定先攻下第聂伯河右岸的重镇奇吉林,再乘胜夺取基辅。8月3日,奥斯曼大军抵达奇吉林并对该城发起围攻。随后克里米亚可汗塞利姆·格来一世带来的数万克里米亚军队与奥军汇合,协助卡拉·穆斯塔法帕夏进行围城

8月23日,沙俄援军抵达第聂伯河左岸并渡河支援奇吉林,卡拉·穆斯塔法帕夏于是率军阻止俄军渡河但并未成功。8月29日,卡拉·穆斯塔法帕夏眼见自己围攻奇吉林近一个月未能破城,又败于俄军援军,只得放弃营地撤走。

1678年7月,卡拉·穆斯塔法帕夏为了洗刷攻城不克的耻辱,于是再次带兵围攻奇吉林。此次奥军兵力为7万,克里米亚军5万,总兵力12万,为上次兵力的近2倍;同时奥军也集中了更多的火炮,在兵力与武器上对守城的1.3万俄军占有压倒性优势。

随后沙俄君主费奥多尔三世·阿列克谢维奇任命罗曼达诺夫斯基·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为指挥官,带领8万俄军支持奇吉林。但前去增援的俄军不敢与奥军正面交战,只得在城外做侧面牵制。城内俄军因此士气低落,不愿再打下去。

8月,奥军终于攻克奇吉林,俄军守军则在城外俄军的掩护下渡过第聂伯河,逃到该河左岸。自此除基辅外的整个右岸乌克兰都重归奥斯曼管辖,奥斯曼也由此掌握了此次战争的主动权。

第二次俄土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最后的结局如何? 第3张

沙俄在丢失奇吉林后十分害怕奥斯曼会乘胜拿下左岸乌克兰,便立即派人求和。可沙俄并又不甘心放弃夺取右岸乌克兰的野心,便一直拖延与奥斯曼的谈判,迟迟不肯签署和约。

奥斯曼原本想要夺取基辅和左岸乌克兰,但更想夺取富庶的维也纳并称霸欧洲,所以就没有对基辅发动攻击。克里米亚人则深恨沙俄,于是多次袭击俄军,但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并没有取得多大战果。

四,战争结束

1681年1月3日,奥斯曼及克里米亚和沙俄签署《巴赫奇萨赖条约》,条约规定:奥斯曼与沙俄休战20年,双方以第聂伯河为界,但右岸的基辅仍归沙俄;双方保证不在第聂伯河两岸新建城市与军事堡垒;扎波罗热哥萨克脱离沙俄控制而维持独立,拥有第聂伯河直到黑海的自由航行及贸易权利;沙俄每年向克里米亚缴纳贡金。第二次俄土战争由此结束,双方打成平局,维持战前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