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是否应该赞扬「完璧归赵」?对赵国而言,这实际上是一次失败的外交事件

是否应该赞扬「完璧归赵」?对赵国而言,这实际上是一次失败的外交事件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4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完璧归赵——赵国的一次失败的外交策略

是否应该赞扬「完璧归赵」?对赵国而言,这实际上是一次失败的外交事件

完璧归赵,这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讲述的是赵国使者蔺相如巧妙地利用秦王贪图宝物的心态,成功地将和氏璧归还给赵国,不仅展现了蔺相如的聪明才智,更被视为一种外交胜利。然而,如果我们从赵国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这个历史事件,会发现其实这并非一次成功的外交,相反,这是赵国的一次失败的外交事件。

是否应该赞扬「完璧归赵」?对赵国而言,这实际上是一次失败的外交事件 第2张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历史事件的经过。在公元前283年,秦国向赵国发起了一场外交挑战,要求赵国献上和氏璧。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赵国派出了使者蔺相如,他的任务是到秦国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在秦宫中,蔺相如巧妙地利用秦王贪婪的心态,威胁他将和氏璧摔碎在柱子上,以此逼迫秦王放弃了攻打赵国的计划。这个故事在《史记》中有着详细的记载,被视为蔺相如的聪明才智以及赵国外交的胜利。

是否应该赞扬「完璧归赵」?对赵国而言,这实际上是一次失败的外交事件 第3张

然而,如果我们以赵国的国家利益为考虑,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事件,那么我们得出的结论就会完全不同。

首先,赵国在这次事件中的实际损失是巨大的。为了所谓的“完璧归赵”,赵国舍弃了许多实质性的利益。秦国在要求和氏璧的同时,其实也对赵国提出了割让15座城池的要求。然而,为了追求和氏璧的归还,赵国居然答应了秦国的要求,这等于是将15座城池白白送给了秦国。这对于赵国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损失。

其次,赵国在此次事件中的外交策略缺乏长远的考虑。秦国在要求和氏璧的同时,其实已经做好了攻打赵国的准备。而赵国却只看到了眼前的问题,即和氏璧的归还,而未能充分预见到秦国的长远战略。这种短视的外交策略,使得赵国在秦国的侵略面前毫无防备,进一步加剧了其在战争中的劣势。

最后,完璧归赵事件的处理方式也未能提升赵国的国际地位。尽管蔺相如的聪明才智使得和氏璧得以归还,但这也未能改变其他国家对赵国的看法。因为,其他国家都清楚,这只是蔺相如的个人智慧,而非赵国的整体实力体现。而且,赵国为了追求和氏璧的归还,竟然愿意割让城池,这使得其他国家对赵国的决心和实力产生了质疑。在此之后,赵国的国际地位并未有任何提升。

因此,从上述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完璧归赵并非赵国的一次成功的外交事件。蔺相如在其中的个人表现虽然令人赞叹,但这并不能掩盖赵国外交策略的失误。在这次事件中,赵国的损失是实质性的,其外交策略是短视的,其国际地位并未得到提升。对于我们来说,应该从这个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深刻理解到成功的外交不仅需要智谋,更需要全面考虑国家利益的长远视角和坚定的决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