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语录 > “弥留之际”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弥留之际”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7.1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生命的长河中,每个人都将面临那终将到来的时刻——生命的尽头。古人云:“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在这短暂的人生中,“弥留之际”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一个人生命即将终结前的那段时间。那么,“弥留之际”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又源自哪里?本文旨在探究这一成语的深层含义和历史渊源。

“弥留之际”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通常是病重或年老体衰,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候。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深沉的感情色彩,通常用于表达对即将离世者的关怀和哀悼之情。

追溯“弥留之际”的词源,我们会发现它出自古代文献。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有载:“弥留之际,其言也善。”这里的“弥留”,原意是长久停留、徘徊不去的意思。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弥留之际”逐渐被引申为指临终的时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死亡的态度往往含蓄而庄重,因此,这样的表达方式蕴含着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和对其人格的尊重。

“弥留之际”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在文学作品中,“弥留之际”经常被用来描绘人物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例如,在古典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弥留之际的描写便充满了悲剧色彩,通过这一特定时刻展现了他对人世间爱恨情仇的深刻感悟。

除了文学创作,在现代社会中,“弥留之际”也被广泛用于新闻报道、纪念文章甚至是日常对话之中,以传达对即将离去之人的深切关怀。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人,在他们生命的最后阶段,这个成语都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逝者的缅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弥留之际”的含义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在现代语境下,人们可能更多地将其用于形容一种紧迫的状态,而不仅仅局限于生命的尾声。这种用法的拓展,反映了语言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更加细致地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这一成语的具体含义。

综上所述,“弥留之际”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情感价值。在探索它的意义和来源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还能从中感受到人类对于生命终点的共鸣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