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秘传 > 演义趣闻 > 太监盗墓引出奇事:“太子头骨”之谜

太监盗墓引出奇事:“太子头骨”之谜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9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随葬两件宝物

堂堂太子的墓在尚未亡国的情况下便被盗掘了,这事还了得?但“凶手”杜崱最后并没有被责罚。当时,萧绎知道杜岸崱盗掘了自己老大的墓,但碍于杜崱是自己手下一员大将,又正是用人之际,况且萧詧掘坟焚尸在前,萧绎只好睁一眼闭一眼,把杜崱盗墓放过了。杜崱盗昭明太子墓的时间是存有疑点的,是在平定“侯景之乱”前,还是之后?据说当时萧衍还没有死,令人将萧统“更葬”,重新找地方埋了。新找的地方,又在哪里呢?据说就是今天南京城东、中山陵园西南麓脚下的燕雀湖旁边。

太监盗墓引出奇事:“太子头骨”之谜

网络配图

燕雀湖原名前湖,与后湖(今玄武湖)相对,在过去是很有名的。当时前湖面积很大,周长约三十里。只因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谋臣刘基将皇宫选址于前湖,填埋掉了绝大半湖面,燕雀湖这一与玄武湖、莫愁湖齐名的金陵名湖才消失了。

前面说过,萧衍是很喜欢萧统这个太子的,曾赏赐了不少宝物给太子,“琉璃盌(wǎn)”、“紫玉杯”两样宝物,就是萧衍所赐。萧统意外死亡后,这些宝物全都随葬进安宁陵了。

更葬时,将包括“琉璃盌”、“紫玉杯”在内的原陵内随葬品,全部捡了出来,重新随葬于前湖旁边的新墓里。

太监盗墓出怪事

盌,同“碗”;琉璃盌,就是玻璃碗。玻璃据说是埃及人的发明,这在今天看来并非什么宝物,但在古代还是稀罕的。据西汉人桓宽《盐铁论·力耕》(卷一),“璧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唐时,一只碧玻璃镜值钱高达百万贯,可见在东晋时更值钱了

汉武帝刘彻便曾派人到东南沿海一带购买玻璃器物,东晋皇室也喜欢这玩意,视之为“宝器”。1981发掘的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平陵便发现这些随葬品。

昭明太子随葬的两件宝物,让参与安葬的一名太监上眼了。这名太监胆大包天,可能在月黑风高之夜,悄悄从墓里盗走了“琉璃盌”、“紫玉杯”两件器物。

得手后,太监带宝物向南逃走,行至大航(即朱雀桥,在秦淮河上,离今中华门不远)上时出现了一桩怪事:天空中出现了上万只燕雀(虎皮雀),群而攻之,啄他的头。值勤的保安便将太监抓了起来,绑带进宫审问,供出了盗太子墓一事,交出两件宝物。萧衍听说此事后感到惊异,后来又把两件宝物另赐给萧统之子、自己的长房孙子萧欢了。同时令人重新把太子墓修好。就在封土时,怪事又出现了:有几万只燕雀齐集太子新坟上空,衔土放到坟上。因为这事,后人便把前湖改称为“燕雀湖”。此即《万历上元县志》所言:“旧志言燕雀湖太子(萧统)葬处。在城东二里,恐未真。”

太监盗墓引出奇事:“太子头骨”之谜 第2张

网络配图

此事最早见于《穷神秘苑》,宋人周应谷《景定建康志》(卷十八)引述了《穷神秘苑》所记。《六朝事迹编类》(卷九)、《至正金陵新志》(卷五)、《万历上元县》(卷五)、《秣陵集》(卷四)等史料上,也都有相似的文字。

因为此事传得似乎太玄乎了,故有不少人不相信,南京人只当这是“民间故事”。

唐代人家里的特殊收藏品

萧统墓两度被盗已颇太玄乎,到了唐朝时,又出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萧统的头骨竟然被人当作宝物收藏在家里

据晚唐人李绰撰《尚书故实》,萧统的头骨收藏在一个“贵人”家里,李绰是听“张宾护”说了这事情。“张宾护”就是中国第一部美术史著作《历代名画记》的作者、唐人张彦远。

张彦远又是听家里的“公”说的。“公”是在一个名叫崔潭峻的“贵人”(太监的尊称)家里看到的。“公”是何人?《客座赘语》的作者、明人顾起元认为是唐朝宰相、张彦远的曾祖父张嘉贞。

张嘉贞看到,被收藏的萧统头骨微微发红,还有光泽,显得异常。原文是这样的——

“公尝于贵人家见梁昭明太子脑骨,微红而润泽,抑异于常也。又尝见人腊长尺许,眉目手足悉具,或以为僬侥人也。”

除了萧统的头骨,张嘉贞还看到了一具“人腊”。人腊,就是如腊鹅一样,腌制出来的整段人肉。张嘉贞所见人腊,据说是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僬侥国人的,是当时上等人腊材料就是僬侥国的人体。僬侥国就矮人国,据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时人李章武家也曾收藏有“人腊”,有三寸多长,是人的脖子和肋骨做出来的,也传是记憔侥国的人。太子头骨之谜”难解“人腊”是供食用的,古人荒谬地认为,人肉有药用价值。

太监盗墓引出奇事:“太子头骨”之谜 第3张

网络配图

西汉学者、易学大师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的尸体曾被人当“良药”吃了。据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七),东晋末年司马德宗(安帝)当皇帝的义熙年间,士兵盗挖了京房的墓,发现尸体还很没有腐烂,很完整。士兵听说僵尸能当药,便用小刀子你割一块,我割一块,将京房尸体当“人参”分割吃了。对《易经》研究透彻到家的京大师,生前应该怎么也不会算到自己尸体,在下葬400多年后被人盗出来吃掉,遭如此伤害吧。

民间还有“食蜜人”秘方。据元末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卷三)“木乃伊”条,年逾古稀的老人将死时,自愿献身,不吃谷物,只食蜂蜜。过把月下来,连小便都是蜜水。死后了,用石棺装殓,尸身仍泡在蜜里。封棺后在棺盖上刻上年月日,埋下一百年后再挖出来,就是一剂医疗价值极高的秘方。据说跌打损伤,吃点就好了。

说这些题外奇闻,目的是想表明这么一个意思,过去人肉都有人食用,收藏人头骨就不算稀罕了。而在盗墓史上,也曾出现过收藏人头骨的事情。

盗南宋帝王陵的西域僧人杨辇真珈,将帝、后们的骨骸全部掘出,弃之荒野,或与兽骨混在一起。之后,便曾把理宗赵昀的头颅切割下来,带回元都城镶银涂漆,制成盛酒的器具使用。为何要赵昀的头颅,因为他生前头长得大,大头皇帝的头是做法器的上上等品。

但萧统的头骨到底是怎么成了唐人的“收藏品”?这就是谜了,至今没有人能弄清楚,恐怕永远也没有人能弄清楚。或许就是杜崱那次盗昭明太子墓时流出来的,当初,萧詧在盗杜崱祖坟时,杜家祖宗的头骨被萧詧做成了碗,杜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还是有可能的。

当然,也不排除萧统墓后来又让另外的盗墓贼盗了,把太子头颅拧了下来。

宫廷野史
演义趣闻
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