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成语典故 > 历史文化探索:贪得无厌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贪得无厌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3.02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贪得无厌,汉语成语,拼音是tān dé wú yàn,原指贪婪到无法满足的地步,现指贪图名利或金钱之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历史文化探索:贪得无厌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春秋末期,周朝的统治分崩离析,各诸侯纷纷独立,割据一方。

晋国是其中实力较强的一个诸侯国。晋国有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范氏、智伯、中行氏六个上卿。其中,智伯野心勃勃,千方百计地想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先联合韩、赵、魏三家攻打中行氏,强占了中行氏的土地。

过了几年,他又强迫韩康子割让了一块有一万户人家的封地。接着,他又威逼魏桓子。魏桓子迫不得已,也只好割地求和。获得这三位上卿的土地后,智伯得意忘形,以为天下所有人都害怕自己,便又要求赵襄子割让蔡和皋狼这两个地方。赵襄子坚决不肯答应。智伯恼羞成怒,胁迫韩康子和魏桓子一同讨伐赵襄子,双方在晋阳对峙了三年。赵襄子采纳谋士张孟谈的计策,说服韩康子和魏桓子与自己联合起来,乘夜出兵偷袭智伯,将他杀死。智伯因为十分贪心,永远得不到满足,终于落了个亡命的下场。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