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红楼梦》中贾母之死的真相是什么?

《红楼梦》中贾母之死的真相是什么?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3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红楼梦》中的贾家在贾母突然患病死后,很快被抄家。那么关于贾母之死的真相是什么?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贾母的死,原文并没有明写,但细节伏笔却早做好了安排。

贾母唯一一次“八旬之庆”值得注意。

贾母当时的真实年龄并没有八十岁而是七十岁。所谓八旬之庆是指过了七十岁,人生进入了第八旬的庆典。

古人以“十”为一旬,八旬是指七十到八十之间的十年。

贾母七十岁生日一过,人生七十古来稀就算长寿了。开启人生第八旬,着实值得庆贺。

《红楼梦》中贾母之死的真相是什么?

于是贾家定在当年八月初三给贾母举办“八旬之庆(不是“八十大寿)”。八月初三也不是生日,只是庆典日期。贾母生日还在正月。

八旬之庆是庆祝贾母“长寿”。但《红楼梦》里很多事要反过来看。越是“长寿”就越容易不长寿。

贾母寿庆上来了一位南安太妃更需要注意。这位曾经的南安王妃与贾母一个辈分,算作数十年的交情,谈不上闺蜜却也是不错的相知。

南安太妃给贾母祝寿,“南安”的封号就体现出她将给贾母带来“寝食难安”的一件致命事,并造成贾母“不寿”。

南安太妃究竟做了什么事?其实只做了一件事:要见姑娘们。问题就出在这件事上。

当时贾母吩咐贾探春陪着薛宝钗、薛宝琴、史湘云和林黛玉一同出来。

薛宝琴和史湘云已经定亲,贾母巴不得薛宝钗能出嫁,三人与“难安”无关。剩下就是贾探春和林黛玉,能够牵动贾母精神的只有她俩,尤其是林黛玉。

就在贾母寿庆之前的一回,曹雪芹用了整整一回铺垫“离别”。

林黛玉作《桃花行》,重写《题帕三绝》讲述自己和贾宝玉没有希望的姻缘。醒来发现是一场梦幻,自己已经不在贾家被远嫁身在他乡,随之泪尽而亡。

随后史湘云作《柳絮词》影射自己即将到来的婚姻。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大家作柳絮词各自伏笔姻缘,为大观园离散之兆。

贾探春的《南柯子·柳絮》与贾宝玉合作,上半首讲探春远嫁海外异国为王妃,离开家园故土。下半首是贾宝玉约定还有再见“隔年期”。明着回应贾探春,实则回应林黛玉的《桃花行》。

林黛玉作《唐多令·柳絮》还讲远嫁离去之事,“嫁与东风春不管,随尔去,忍淹留”,与晴雯死后托梦“我去了,你们好好过吧”一个意思。

《红楼梦》中贾母之死的真相是什么? 第2张

柳絮词后众人放风筝,林黛玉的美人风筝率先飞走,贾宝玉的美人风筝追不上。是黛玉远嫁,贾宝玉无法挽回之谶。一如王夫人撵走晴雯。

贾探春的凤凰风筝,被另一只飞来的凤凰风筝“有凤来仪”缠住,又缠过来一只带响鞭的双喜字风筝,最终三者裹挟远去。既代表贾探春远嫁,又代表贾探春连累林黛玉被“有凤来仪”,二女如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一般,同嫁一夫而去……

以上关键线索,就应在南安太妃这次要见姑娘们。她拉着贾探春和薛宝钗问“几岁了”。薛宝钗首先被淘汰。又拉着林黛玉和薛宝琴“着实细看”,宝琴订婚又被淘汰。

南安太妃的相看就是为选人远嫁,贾探春和林黛玉最合格。

原本只需要一人,贾探春最合适。不想庶出的身份被对方嫌弃,不得已才连累林黛玉为了贾家而牺牲,与贾探春同嫁。这也是当日王熙凤说贾探春庶出的伏笔。

贾母原本提“姨娘家的姊妹”,本是要将薛宝钗嫁出去,不想因此失去最爱的外孙女林黛玉和最疼的孙女贾探春,如何不“寝食难安”后悔莫及?

最终贾母在二女出嫁离去后,一病不起也应在“八旬之庆”这个“寿”字上。

其实,贾母“展示”林黛玉有问题,从元宵节当晚贾母拿出的“慧纹”也是伏笔。

慧娘的慧纹天下闻名被竞相追捧。贾家有三件,“进上”了两件,就是指贾元春和贾探春。

剩下一件贾母最喜欢自己留用,指林黛玉要许配给贾宝玉。可她这次展示引出慧娘十八岁去世的故事影射林黛玉,是为“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同样是展示,贾母八旬之庆将林黛玉叫出来,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黛玉远嫁后必死无疑。贾母悔不当初才会寝食难安,最终要了老太太的命。

而贾母之“寿”,早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也有伏笔。

当时刘姥姥一口一个“老寿星”,其实她比贾母还大好几岁。

刘姥姥当时讲了三个故事,“雪下抽柴”“茗玉小姐”“观音送子”。

观音送子影射贾宝玉最终要出家。

《红楼梦》中贾母之死的真相是什么? 第3张

茗玉小姐是指林黛玉死于十七八岁。

雪下抽柴比较复杂,是指薛宝钗在林黛玉出嫁后,贾母一病不起。病入膏肓之际,为了人伦大节,贾宝玉以续弦之礼迎娶薛宝钗。第五十八回杏子荫假凤虚凰故事是伏笔。

推测贾母八旬之庆后,提出给林黛玉和贾宝玉订婚,这件事贾政同意了。不想因为贾探春的事,使得贾雨村和贾元春内外行事,引出来赐婚林黛玉二女同嫁,才有续弦之说。

正是[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而早在第四回,薛蟠打死冯渊抢走香菱,也是日后这段故事关键伏笔。

香菱与冯渊有三日婚约,代表宝黛订婚。薛蟠字文龙,号呆霸王,就代表帝王之意。他抢走香菱,隐喻林黛玉被迫嫁作王妃,是为潇湘妃子。

贾宝玉娶薛宝钗为给贾母冲喜,不想贾母还是于当天去世,用“生命”反对薛宝钗进门。

贾母去世,贾宝玉守孝,不能和薛宝钗圆房,随后贾家抄家,贾宝玉最终离家出家而去。循着贾探春远嫁之路寻到妹妹,在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实现对林黛玉“你死了我做和尚”并“驮碑一辈子”的承诺,又呼应了《南柯子·柳絮》的“纵是明春隔年期”。

刘姥姥说:“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

老寿星指贾母不寿。

小姑娘指薛宝钗一直是完璧之身。

梳着溜油光的头,指出嫁。

穿着大红袄儿,指婚礼。

白绫裙子,指丧事。

随后南面马棚起火与南安太妃对应,既说贾探春与林黛玉是南下西去,也是指贾家大祸临头,贾母去世后被抄家。

原文线索环环相扣。贾母之死,就源于贾母八旬之庆,南安太妃见姑娘,致使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远嫁,让她“寝食难安”悔不当初,一病不起而死。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