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千秋人物 > 帝王将相 > 李义府的结局有多惨 事实证明不做就不会死

李义府的结局有多惨 事实证明不做就不会死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2.1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你真的了解李义府结局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据《通鉴》卷201记载说: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

武则天之所以这样,大概是由于高宗多病,武后又办事干练,有很多政事,没有请示高宗,自己则擅自处理了,所以,高宗认为武后“专作威福”。

另外,还有的史籍,所记与此略有不同,说武则天立为黄后,“已得志,即盗威福,施无惮避,帝亦儒昏,举能钳勒,使不得专,久稍不平"。这条史料与上述那条有所不同。是说高宗“儒昏”,处理朝政,不如武后那样,英明果断,因此,高宗处理朝政而“使不得专”,受武后掣肘,时间久了,便忿然不平。这一情况,也许是符合史实的,因为这时,武后的地位已经巩固,因常常参与军国大事,政治地位变了,于是她也变得不那么温良恭顺,乃至于独断专行,因此招致了高宗的不满。

李义府的结局有多惨 事实证明不做就不会死

不仅这时武后有些“专作威福”,就是由她所提拔的李义府也有恃无恐,变得越来越跋扈了,这也引起了高宗的反感。

李义府时任右相(中书令),主持官吏的选举工作。他虽被贬官后,升为宰相,仍是恶性不改,重操旧业。在他改迁祖父坟墓时,周围的七个县令亲自出马,征调民间牛车,为他祖父载土筑坟。

其中高陵令不堪劳苦,累死在途中。在安葬时,他又兴师动众,70里长的路上人流相继不绝。

唐初以来,即使王公送葬,也从没有这种宏大的排场。李义府本无藻鉴官吏的才能,又“怙武后之势,专以卖官为事,铨序失次,人多怨讟”。尽管他把选官事,搞得乌七八糟,怨声载道,但是,百官畏惧而不敢上言。时间久了,高宗也对李义府的一些丑事有所耳闻。

李义府的结局有多惨 事实证明不做就不会死 第2张

663年(龙朔三年)4月的一天,唐高宗从容地对李义府说:“闻卿儿子、女婿皆不谨慎,多作罪过,我亦为卿掩覆,未即公言,卿可戒勖。勿令如此”。

本来,高宗好意从正面告诚他,不要让其子、婿等亲属,胡作非为。不料,李义府听了以后,不但不反省自律,反而勃然变了脸色,气呼呼地质问高宗,这是谁告诉陛下的。高宗见他如此蛮横无理,也十分气愤地说:“但我言如是,何须问我所从得耶!”

李义府虽见高宗有些恼怒,却一点儿也不在乎,反而若无其事一样,“殊不引咎,缓步而去”。

李义府的结局有多惨 事实证明不做就不会死 第3张

李义府自以为背后有武后撑腰,有恃而无恐,并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大概这一次唐高宗执意要惩治李义府,而武后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高宗下令将李义府逮捕入狱。由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御史、大理寺的官员共同审理这一案子,并由司空李勣总监其事。经过审查,罪证确凿无疑,三天之后,即下诏罢掉李义府的一切官爵,远流隽州(今四川西昌市),其诸子、女婿也都罢掉了官职,流放到庭州。高宗除了朝廷中的一大公害,真是大梦快人心,“朝野莫不称庆”。

李义府的结局有多惨 事实证明不做就不会死 第4张

也活该李义府倒霉。这时恰巧有个叫杜元纪的阴阳先生,说李义府居宅有“狱气”,当积累20万缗钱,才能镇压这刑狱之气。李义府信以为真,急忙千方百计,大肆搜刮,以凑足20万缗钱,于是闹得群议鼎沸。

时李义府正遇有母丧。朝廷每月初一、十五给两天哭丧假,但他却不在家哭丧守灵,却常常脱去官服,换上平民服装。与杜元纪悄悄地来到长安城东,登上古坟。观察风水。

他虽然行动诡秘。但还是被人发觉了。有人告发他鬼鬼祟祟,行踪可疑。说也凑巧,他的儿子李津,时任右司议郎,借其父权势,私下召回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延,从中受贿700缗,让长孙延做了司津监官。此事也被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告发。

李义府的结局有多惨 事实证明不做就不会死 第5张

这次,唐高宗不顾武后的可否,决心要严惩李义府,故将他流放后,规定即使遇到大赦,他也不在赦免之内。因此,李义府被流放到隽州之后,再也没有生还的希望,不久便忧郁成疾,很快一命呜呼,命归西天了。

只是过了30年以后,武则天做了皇帝,思念他诩赞皇后有功,追赐他为扬州大都督,还赐李义府之子左千牛卫将军李湛实封3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