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哲学著作《墨子》:03章·所染,原文、注释及译文

哲学著作《墨子》:03章·所染,原文、注释及译文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墨子》,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称为墨辨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墨子》原有71篇,当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墨子·所染》本篇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环境的重要性,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本篇一开头就用染丝做比喻,丝用什么染料染,就会被染成什么颜色。紧接着通过仁义的君主与不义的君主之间的比较,来说明天子、诸侯、大夫、士人在选择自己的朋友和亲信时,一定要谨慎,选对了朋友和亲信,并能从他们身上获得良好的、积极的影响,这对个人的成长十分有利。而影响的好坏不同,则直接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国家的兴亡,因此国君对此要十分谨慎。

墨子这篇文章旨在说明一个国家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贤才,怎样才可以得到贤才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交友之道,交到好的朋友你将受益终身,而坏的朋友则使你遗憾终身。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这也说明一个人只有交到好的朋友,得到好的影响,他的前景才是美好的。这也说明人所处的环境的重要性。

哲学著作《墨子》:03章·所染,原文、注释及译文

墨子·03章 所染

【原文】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②、伯阳③,禹染于皋陶④、伯益⑤,汤染于伊尹⑥、仲虺⑦,武王⑧染于太公⑨、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立为,功名蔽。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穀。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⑩。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齐桓染于、鲍叔,晋文染于舅犯①、高偃②,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③、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④。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⑤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⑥染于藉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知伯摇⑦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⑧染于魏义、偃长,宋康⑨染于唐鞅、佃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⑩,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①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②,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堪③,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哲学著作《墨子》:03章·所染,原文、注释及译文 第2张

【注释】

① 所染:本篇以染丝比喻君王择亲取士必须慎重。

② 许由:传说中唐尧时代的隐士。

③ 伯阳:传说舜七友之一。

④ 皋陶:传说中东夷族首领,虞舜时任掌管刑法的官。

⑤ 伯益:传说中畜物和狩猎行家,曾助禹治水。

⑥ 伊尹:商汤大臣,助汤灭夏建国。

⑦ 仲虺(huǐ):汤时大臣。

⑧ 武王:周之子。

⑨太公:姜尚,佐武王伐纣而封于齐。

⑩ 僇:同“戮”,杀戮。

① 舅犯:即狐偃,辅晋文公夺取政权。

② 高偃:晋大夫部偃。

③ 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

④ 大夫种:即文子禽,越国大夫。

⑤ 范吉射:春秋末年晋卿范献子士鞅之子。

⑥ 中行寅:春秋末年晋卿中行穆子之子,内讧中败于赵简子。

⑦ 知伯摇:又称智伯。春秋末年晋为六卿专权,知伯一度势力最盛,后为韩、赵、魏三家所灭。

⑧ 中山尚:战国时中山国君,亡于魏。

⑨ 宋康:即宋王偃,为齐泯王所灭。

⑩ 绝无后类:断子绝孙。

① 佚:同“逸”,安逸。

② 创作比周:兴风作浪乱结私党。

③ 堪:当读为“湛”,浸染之意。

哲学著作《墨子》:03章·所染,原文、注释及译文 第3张

【翻译】

墨子看到染丝而感叹说:“洁白的丝放进青色的染料中,就会变成青色,放入黄色的染料中,就变成黄色。放进去的染料不同,染出的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放进去五种不同的染料,就一定会出现五种不同的颜色了。所以对于染这件事不能不谨慎啊!”

不单单染丝是这样,国君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舜受到许由、伯阳的影响,禹受到皋陶、伯益的影响,汤受到伊尹、仲虺的影响,武王受到太公、周公的影响,这四位君王受到的影响正确得当,因此能称王于天下,被立为天子,功盖四方,名扬天下。要列举天下仁义、显达的人,一定会举出这四个帝王。

夏桀受到干辛、推哆的熏染,殷纣受到崇侯、恶来的熏染,周厉王受到厉公长父、荣夷终的熏染,周幽王受到傅公夷、蔡公穀的熏染。这四个帝王所受到的熏染不当,因此国破身亡,被天下人羞辱。要列举天下不义、蒙受耻辱的人,一定会举出这四个帝王。

受到管仲、鲍叔牙的影响,晋文公受到狐偃、郭偃的影响,楚庄王受到孙叔敖、沈尹茎的影响,吴王阖闾受到伍子胥、文义的影响,越王勾践受到范蠡、文子禽的影响。这五位君主因为受到的影响得当,所以能称霸诸侯,功名流传到后代。

范吉射受到长柳朔、王胜的影响,中行寅受到籍秦、高强的影响,吴王夫差受到王孙雒、太宰嚭的影响,智伯摇受到智国、张武的影响,中山尚受到魏义、偃长的影响,宋康王受到唐鞅、佃不礼的影响。这六位君主因为所受的影响不得当,所以国破家亡,身遭杀戮,宗庙毁灭,子孙灭绝,君臣离散,百姓逃亡。要列举天下贪婪残暴、苛刻扰民的人,一定会举出这六个君主。

国君能够稳定地统治一个国家,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他的举措合乎道理。举措合乎道理是由于所受的影响得当。所以,会做国君的,主要精力用于选拔使用干部,而对官中政事轻松处理。而不善于做国君的人,则劳神伤身,心烦意乱,然而国家却更危险,自己更受屈辱。这六位国君,并非不重视他们的国家、爱惜他们的身体,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治国要领的缘故。不知道治国要领,是因为所受到的影响不得当。

不仅国君有受影响的情况,士人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他的朋友都爱好仁义,都淳朴谨慎,畏惧法令,那么他的家族就会一天天富裕,身体也日益安康,名声也一天天光耀,居官治政也就合乎正道了,如段干木、禽子、傅说等人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交的朋友如果都喜欢夸耀,兴风作浪,结党营私,那么他的家族就日益受损,自身也日益危险,名声也日益受辱没,居官从政失去正道,如子西、易牙、竖刀等人就是这样。《诗经》上说:“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染料”,谨慎地选择染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