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古文名著 > 哲学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3),原文、注释及翻译

哲学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3),原文、注释及翻译

来源:聊聊历史堂    阅读: 1.4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墨子》,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撰而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墨家前期的思想;另一部分被称为墨辨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墨子》原有71篇,当前通行本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墨子·28章 天志(下)(3)

在上一篇天志(中),墨子提倡“天志”说,是用“天志”来作为王公大人和天下万民言行的尺度的,他认为只有“天志”才是人类行为的客观标准。

墨子认为:上天的意志不但在消极方面限制人们某些事情不能做,并且在积极方面还鼓励人们,某些事情要努力去做,天志希望人有力相营,有道相救,有财相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国家安定、万民团结、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哲学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3),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

故子墨子置立天之以为仪法,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也。今轮人以规,匠人以矩,以此知方圆之别矣。是故子墨子置立天之,以为仪法,吾以此知之士君子之去义,远也!何以知之士君子之去义远也?今知氏大国之君宽者然曰:“吾处大国而不攻小国,吾何以为大哉?”是以差论蚤牙之士,比列其舟车之卒,以攻罚无罪之国,入其沟境,刈其禾稼,斩其树木,残其城郭,以御其沟池,焚烧其祖庙,攘杀其牺牷。民之格者,则刭拔①之,不格者,则系操②而归,丈夫以为仆圉、胥靡,妇人以为舂酋。则夫好攻伐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义,以告四邻诸侯曰:“吾攻国覆军,杀将若干人矣。”其邻国之君,亦不知此为不仁义也,有具其皮币,发其綛③处,使人饗贺焉。则夫好攻伐之君,有重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有书之竹帛,藏之府库,为人后子者,必且欲顺其先君之行,曰:“何不当发吾府库,视吾先君之法美?”必不曰“文、武之为正者,若此矣”,曰“吾攻国覆军,杀将若干人矣”。则夫好攻伐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其邻国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是以攻伐世世而不已者。此吾所谓大物则不知也。

所谓小物则知之者,何若?今有人于此,入人之场园,取人之桃李瓜薑者,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是何也?曰:不与其劳,获其实,已非其有所取之故。而况有踰于人之墙垣,抯格人之子女者乎!与角人之府库,窃人之金玉蚤①絫者乎!与踰人之栏牢,窃人之牛马者乎!而况有杀一不辜人乎!今王公大人之也,自杀一不辜人者,踰人之墙垣,抯格人之子女者,与角人之府库,窃人之金玉蚤絫者,与踰人之栏牢,窃人之牛马者,与入人之场园,窃人之桃李瓜薑者,今王公大人之加罚此也;虽古之尧、舜、禹、汤、文、武之,亦无以异此矣。今之诸侯,将犹皆侵凌②攻伐兼并,此为杀一不辜人者,数千万矣!此为踰人之墙垣,格人之子女者,与角人府库,窃人金玉蚤累者,数千万矣!踰人之栏牢,窃人之牛马者,与入人之场园,窃人之桃李瓜薑者,数千万矣!而自曰:“义也!”

故子墨子言曰:“是蕡我者①,则岂有以异是蕡黑白、甘苦之辩者哉!今有人于此,少而示之黑,谓之黑;多示之黑,谓白。必曰:‘吾目乱,不知黑白之别。’今有人于此,能少尝之甘,谓甘;多尝,谓苦。必曰:‘吾口乱,不知其甘苦之味。’今王公大人之政也,或杀人,其国家禁之。此蚤越②有能多杀其邻国之人,因以为文义。此岂有异蕡黑白、甘苦之别者哉!”

故子墨子置天之以为仪法。非独子墨子以天之志为法也,于先王之书《大夏》之道之然:“帝谓,予怀明德,毋大声以色,毋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诰③之以天志为法也,而顺帝之则也。且今之士君子,中实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者,当天之志而不可不考察也。天之志者,义之经也。

哲学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3),原文、注释及翻译 第2张

【注释】

① “拔”为“杀”字之误。

② “操”为“累”之误。

③ “綛”为“总”之误。

① “蚤”为“布”字之误。

② “凌”,侵犯。

① “蕡”,“紊”之假借字,乱。“我”为“义”字之误。

② “蚤越”当为“斧钺”。

③ “诰”为“语”字之误。

【翻译】

所以墨子设立天志,作为法度标准,就像车轮师傅有圆规,木匠有方尺一样,现在车轮师傅使用圆规,木匠使用方尺,以之知道方与圆的区别。所以墨子设立天志作为法度标准,我因此而知道天下的士君子离义还很远。怎么知道天下的士君子离义还很远呢?现在大国的君主自得地说:“我们处于大国地位而不攻打小国,我怎能成为大国呢?”因此差遣他们的爪牙,排列他们的舟车队伍,用以攻伐无罪的国家,进入他们的国境,割掉他们的庄稼,砍伐他们的树木,毁坏他们的城郭,以及填没他们的沟池,焚烧他们的祖庙,屠杀他们的牲口。人民抵抗的,就杀掉,不抵抗的就捆缚回去,男人用作奴仆、马夫,女人用作舂米、掌酒的家奴。那些喜好攻伐的君主,不知道这是不仁不义,还以此通告四邻的国君说:“我攻下别国,覆灭他们的军队,杀了将领多少人。”他邻国的君主,也不知道这是不仁不义,又准备皮币,拿出仓库的积藏派人去犒劳庆赏。那些喜好攻伐的君主又绝对不知道这是不仁不义,又把它写在简帛上,藏在府库中,让后世子孙必定要顺从他们先君的志行,说道:“为什么不打开我们的府库,看看我们先君留下的法则呢?”(那上面)必定不会写着“、武王的政绩如此”,而必定写着“我攻下敌国,覆灭他们的军队,杀了将领若干人”。那些喜好攻伐的君主不知道这是不仁不义。他的邻国君主也不知道这是不仁不义。因此攻伐代代不止。这就是我所说的士大夫、君子们对于大事全不明白的缘故。

哲学著作《墨子》:28章 天志(下)(3),原文、注释及翻译 第3张

所谓小事则知道,又怎么讲呢?比如现今这里有一个人,他进入别人的果场菜园,偷窃人家的桃子、李子、瓜菜和生姜,上面抓住了将会惩罚他,大众听到了就指责他。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不参与种植之劳,却获得了果实,取到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缘故。何况还有翻越别人的围墙,去抓取别人子女的呢!与角穿人家的府库,偷窃人家的金玉布帛的呢!与翻越人家的牛栏马圈,盗取人家牛马的呢!何况还有杀掉一个无罪的人呢!对于杀掉一个无罪的人,翻越人家的围墙抓取别人的子女,与角穿别人的府库而偷取人家的金玉布帛的,与翻越别人的牛栏马牢而盗取牛马的,与进入人家的果场菜园而偷取桃李瓜果的,现在的王公大人对这些都要加倍惩罚;即使古代的圣王如尧、舜、禹、汤、、武王等治政,也不会与此不同。现在天下的诸侯,大概还全都在相互侵犯、攻伐、兼并,这与杀死一个无辜的人相比,罪过已是重几千几万倍了。这与翻越别人的围墙而抓取别人的子女相比,与角穿人家的府库而窃取金玉布帛相比,罪过也已数千万倍了。与翻越别人的牛栏马圈而偷窃别人的牛马相比,与进入人家的果场菜园而窃取人家的桃、李、瓜、姜相比,罪过已数千万倍了!然而他们自己却说:“这是义呀!”

所以墨子说道:“这是混乱我的说法。这跟混淆黑白、甜苦的辨别,有什么不同的吗?假如现在这里有一个人,少许给他看一点黑色,他说是黑的;多给他看些黑色,他却说是白的。结果他必然会说:‘我的眼睛昏乱,不知道黑白的分别。’假如现在这里有一个人,少许给他尝点甜味,他说是甜的;多给他尝些甜味,他说是苦的。结果他必然会说:‘我的口味乱了,我不知道甜和苦的味道。’现在的王公大人施政,若有人杀人,他的国家必然禁止。如果有人拿兵器多多杀掉邻国的人,却说这是义。这与混淆黑白、甘苦的做法有什么区别吗?”

所以墨子设立天志,作为法度标准。不仅墨子以天志为法度,就连先王的书《大夏》(即《诗·大雅》)中也说过:“上天对文王说思念有光明的人,他不大显露声色,也不崇尚侈大与变革,不逞能弄巧自作聪明,而是顺从天帝的法则。”这是告诫周文王以天志为法度,顺从天帝的法则。所以当今天下的士大夫、君子们,如果内心确实希望实行仁义,追求做上层人士,在上希望符合圣王之道,在下希望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对天志就不可不详加考察。天的意志,就是“义”的原则。

诗词名句
成语典故
神话故事
传统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后语
对联大全